[实用新型]一种沉降分离槽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90987.X | 申请日: | 2009-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6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李方臣;牛军;谢培建;杨贵新;李冬梅;李明霞;吴宪清;李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市鲁西化工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1/30 | 分类号: | B01D21/3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降 分离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苯乙腈装置中的沉降分离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苯乙腈试验装置中,沉降分离一直采用间歇操作,其控制工艺为:粗腈进入沉降分离槽后即因密度不同分为两层,通过界面计的控制,将盐水和粗腈先后从沉降分离槽底部排出。其存在耗用时间长且处理量小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单位时间内分离量更大、操作更简易灵活的沉降分离槽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沉降分离槽控制装置,包括沉降分离槽、盐水储槽、粗腈储槽和界面计,其中,盐水储槽通过界面计与沉降分离槽底部连通,粗腈储槽则与沉降分离槽的上侧连通,盐水储槽和粗腈储槽之间通过另一管路连通;所述连通均为管路连通。
所述连通各机构的管路上均设有控制阀。
所述界面计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产品,在此不再对其结构进行描述。
工作时,其流程为:粗腈进入沉降分离槽后,即因密度不同分为两层,上层为苯乙腈,可经沉降分离槽筒体上出口排出,排到粗腈储槽中;同时通过界面计的控制,盐水从沉降分离槽底部排出,排到盐水储槽中,从而实现了连续操作。在苯乙腈出口管和盐水出口管连接了一管线,这样就实现了在苯乙腈排净后通过界面计控制液位将盐水从上口排出,这样大大减少了过滤时间,也可在特殊情况下实现原来的间歇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操作流程简单、灵活。与现有技术中的间歇操作相比,其操作控制可根据实际生产量灵活控制,同时可大大加快沉降分离的时间。
技术发展展望: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解决了沉降分离耗时长,分离量小的问题,对苯乙腈设备利旧是很好的解决方法,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处理量。操作简单灵活,在日后扩建改建项目中也可以得到广泛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流程图。
其中,1、沉降分离槽;2、盐水储槽;3、粗腈储槽;4、界面计;5、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沉降分离槽控制装置,包括沉降分离槽1、盐水储槽2、粗腈储槽3和界面计4,如图1所示,其中,盐水储槽2通过界面计4与沉降分离槽1底部连通,粗腈储槽3则与沉降分离槽1的上侧连通,盐水储槽2和粗腈储槽3之间通过另一管路连通;所述连通均为管路连通。
所述连通各机构的管路上均设有控制阀5。
工作时,其流程如图2所示,为:粗腈进入沉降分离槽1后,即因密度不同分为两层,上层为苯乙腈,可经沉降分离槽1筒体上出口排出,排到粗腈储槽3中;同时通过界面计4的控制,盐水从沉降分离槽1底部排出,排到盐水储槽2中,从而实现了连续操作。在苯乙腈出口管和盐水出口管连接了一管线,这样就实现了在苯乙腈排净后通过界面计4控制液位将盐水从上口排出,这样大大减少了过滤时间,也可在特殊情况下实现原来的间歇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市鲁西化工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聊城市鲁西化工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09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