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上油田开发生产系统工况测试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0967.2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5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郭亮;刘广孚;樊灵;冯国强;林日亿;唐建锋;周东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43/01 | 分类号: | E21B43/01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257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油田 开发 生产 系统 工况 测试 平台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上油田开发生产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海上油田开发生产系统工况测试平台。
二、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海上稠油油田的开发逐渐进入中后期,为保证油田的高效开发,需要采用一系列井网加密、综合调整配套以及老油田综合挖潜技术等措施,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实施,海上稠油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的矛盾也不断暴露出来:(1)随着井网加密、酸化等措施的实施,原有的注入系统已经不能与油藏系统协调工作;(2)随着井网加密、分层等措施的实施,必然引起油井产量、压力、含水率的变化,这就产生了油井举升系统和油藏系统的矛盾;(3)随着举升系统的优化调整,平面上不同油井点产液、含水、产气、油压的变化,对脱水、脱盐、油气集输等地面油气处理与集输系统的要求也随之改变,特别是加密调整后,地面油气集输和处理能力也要随之调整;(4)目前,海上稠油油田生产各子系统相对独立,协调性差,即使子系统实施了局部优化措施,也无法实现整体系统的优化决策目标。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海上油田开发生产系统工况测试平台。
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中心计算机、数据库服务器、以太网络设备、系统测控节点、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数据终端和大型显示设备组成,所述的中心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数据库服务器、以太网络设备、系统测控节点和大型显示设备,通过网络获取终端的数据,通过优化决策计算机在终端上实施,实现闭环控制;所述的系统测控节点包括注水系统测控节点、采油系统测控节点、油气处理与集输系统测控节点,每个测控节点之间通过数据共享建立互联模型。
上述的注水系统测控节点通过以太网络连接注水井运行工况测控系统和注水管网运行工况测控系统。
上述的采油系统测控节点通过以太网络连接油井生产参数采集系统、电潜泵运行工况数据采集系统和潜油电机运行工况数据采集系统。
上述的油气处理与集输系统测控节点通过以太网络连接油气集输管网测控系统和油气处理工况参数测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直观:通过系统的展示,可以清楚地观察平台结构、当前生产流程等信息,可以详细地了解当前各部分的运行工况;
2、高度仿真:工况测试平台的结构仿照实际生产系统的结构,在实际生产系统中的每个相对独立的元件都有一套独立的嵌入式数据终端来模拟。每个元件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都可以单独进行调试和验证;
3、独立性:各模拟元件采用一套独立的嵌入式系统,元件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但又通过网络相连,数据可以共享,所以又是相互联系的,能够模拟实际运行中参数间的相互影响,可以实现优化决策效果的模拟,并且还避免了在实际生产平台上建立新的采集系统和实验的高昂费用与成本,减少了工作的强度,达到较好的效果。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流程框图;
上图中:中心计算机1、数据库服务器2、大型显示设备3、注水系统测控节点4、采油系统测控节点5、油气处理与集输系统测控节点6、注水井运行工况测控系统7和注水管网运行工况测控系统8、油井生产参数采集系统9、电潜泵运行工况数据采集系统10和潜油电机运行工况数据采集系统11、油气集输管网测控系统12和油气处理工况参数测控系统13、优化决策计算机14。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和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中心计算机1、数据库服务器2、以太网络设备、系统测控节点、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数据终端和大型显示设备3组成,所述的中心计算机1通过网络连接数据库服务器2、以太网络设备、系统测控节点和大型显示设备,通过网络获取终端的数据,通过优化决策计算机14在终端上实施,实现闭环控制;所述的系统测控节点包括注水系统测控节点4、采油系统测控节点5、油气处理与集输系统测控节点6,每个测控节点之间通过数据共享建立互联模型。
注水系统测控节点4通过以太网络连接注水井运行工况测控系统7和注水管网运行工况测控系统8,通过以太网络相互连接。采油系统测控节点5通过以太网络连接油井生产参数采集系统9、电潜泵运行工况数据采集系统10和潜油电机运行工况数据采集系统11,通过以太网络相互连接。油气处理与集输系统测控节点6通过以太网络连接油气集输管网测控系统12和油气处理工况参数测控系统13。
各个组成部分简要介绍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09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