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眼镜套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0728.7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3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晓彤 |
主分类号: | G02C11/00 | 分类号: | G02C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套,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只用于保护眼镜镜片的眼镜套。
背景技术
现在社会上带眼镜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所佩戴的近视镜的确带来了诸多方便,但是当我们做运动或是近距离看一些东西的时候,往往又希望把眼镜给摘掉,这样有益增加我们的做事情的效率。
现有技术所公开的眼镜套,是一种与眼镜具有相同结构的空壳状结构,其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镜架以及晶片的磨损,但是这种眼镜套使用起来较为不方便,也起不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减小眼镜存放体积的眼镜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眼镜套,包括一个左镜套和一个右镜套,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的左镜套和右镜套均为由前壳体和后壳体组成的一个可开合的盒状体,所述的盒状体的内部空腔的大小不小于眼镜的单个晶片的大小。所述的左镜套和右镜套用于与眼镜的两个镜片相配合,这样人们可以在不需要佩戴眼镜的时候把眼镜放入到口袋或其他地方,而不磨损镜片;人们可以把眼镜带好之后再把两个镜套取下,十分的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眼镜套,包括连接左镜套上的前壳体与右镜套上的前壳体的前连接杆和连接左镜套上的后壳体与右镜套上的后壳体的后连接杆。设置两个连接左套体和右套体的连接杆,可对放入到其中的眼镜起到支撑作用,更加有利于保护眼镜。
本实用新型的眼镜套,所述的左镜套和右镜套上均设置有使前壳体和后壳体处于闭合状态的固定装置。设置一个固定装置可实现把左套体和右套体紧固在镜架上的目的,更有益于保护镜片。
本实用新型的眼镜套,所述的固定装置为粘扣带或卡合装置,所述的粘扣包括固定于前壳体或后壳体上的钩子体和固定于后壳体或前壳体上的绒圈体,所述的卡合装置由分别固定于前壳体和后壳体上的凹槽和凸起组成。前述两种结构的固定形式使用起来十分的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眼镜套,所述的左镜套和右镜套的内表面均设置有一层布料。在左镜套和右镜套内设置一层质地松软的布料,更加有益于保护镜片。
本实用新型的眼镜套,包括分别固定于左镜套和右镜套上的与眼镜腿相配合的左腿套和右腿套。用于固定眼镜的两个镜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设置的左镜套和右镜套只是用来保护眼镜的晶片,不仅减小了眼镜存放起来的体积,而且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改变了现有的整体存放眼镜的形式,使用起来十分的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镜套,2右镜套,3前壳体,4后壳体,5钩子体,6绒圈体,7前连接杆,8后连接杆,9凹槽,10凸起,11左腿套,12右腿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眼镜套包括一个左镜套1和一个右镜套2,所示的左镜套和右镜套均由一个前壳体3和一个后壳体4组成,所示的前壳体3和后壳体4转动固定在一起,所示的左镜套1和右镜套2内部空腔用于与眼镜的两个镜片相配合,用来保护镜片,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镜套结构十分的简单,大大减少了存储眼镜所占的空间。
实施例2,图2中所示的左镜套1和右镜套2上均设置有粘扣带,所示的前壳体3上设置有钩子体5,所述的后壳体4上设置有一个条状带,该条状带上设置有一块与前述钩子体5配合使用的绒圈体6,其他的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图3所示的左镜套1和右镜套2的前壳体通过所示的前连接杆7连接在一起,所示的左镜套1和右镜套2的后壳体通过所示的后连杆8连接在一起,其他的结构均与实施例2的结构相同。通过所示的前连接杆7和后连接杆8连接所示的左镜套1和右镜套2,可起到固定作用,也有利于保护放入其中的眼镜镜架和镜片。
实施例4,图4所示的眼镜套的右镜套1和左镜套1上的固定装置不同于上述实施例3的结构,该固定结构由分别设置于左镜套1和右镜套2的前壳体上的凹槽9和分别设置于左镜套1和右镜套2的后壳体上的凸起10组成,所示的左镜套1和右镜套2的前壳体上分别固定有左腿套11和右腿套12,这两个腿套的结构均由两块相互平行的块状体构成,其位置与折叠后的眼镜腿相对应,所述两块状体的间距应不大于折叠后的镜腿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晓彤,未经宋晓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07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