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进下给补水式水箱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9673.8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9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杨百昌;郑再兴;沈跃华;熊建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东贝机电集团太阳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饶建华 |
地址: | 435006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进 补水式 水箱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工程部件,尤其是一种上进下给补水式水箱。
(二)背景技术:目前,太阳能热水工程水箱的补水方式主要有采用补水箱补水、有采用水箱底部进水的、有采用水箱顶部补水的。采用补水箱补水需要增加一个补水箱,需要制作水箱基础,安装繁琐,成本较高。采用底部进水需要安装一个止回阀,防止水箱热水倒流,此方法增加阀门成本和使用维修费,同时可靠性不能得到有效保证。采用水箱顶部进水将造成进水冷水与水箱热水进行混水,影响使用热水温度下降或忽冷忽热,严重时造成系统不能正常使用。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现有补水方式易产生热水倒流、冷热水混水、维护和制作成本过高、安装繁琐,水温不稳定等问题,提供一种上进下给补水式水箱。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针对现有太阳能热水工程用水箱进行改进,它具有箱体,箱体上装有冷水进水管和热水出水管,其特征是:所述冷水进水管呈倒“u”形结构,其一侧管从箱体顶部进入,侧管的下端口通入箱体底部,另一侧管置于箱体外部接供水管;并且在倒“u”形冷水进水管的顶部靠进入箱体一侧管向上叉接有一倒“u”形吸气管,该吸气管的另一端口连通箱体顶部。
为防止冷水倒流,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倒“u”形吸气管的中间连接段管径大于两侧管管径,且在中间管段的管内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顶端与管壁保留间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冷水进水管进入箱体内的侧管下端口离箱体底面保持40-60mm距离。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冷水进水管,进入箱体内的侧管下段120-180mm管段内朝八个方向钻有多个径向布置的小孔,并且所述侧管的下端口被封堵。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侧管上钻的小孔孔径为φ6m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侧管上所开的小孔总面积为侧管截面积的120%以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上进下给解决了冷热水容易混水的问题。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冷水进水管出水口段局部视图。
图中:1-冷水进水管,2-挡水板,3-吸气管,4-侧管,5-小孔,6-箱体,7-热水出水管。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具有箱体6,箱体6上装有冷水进水管1和热水出水管7,特别是:所述冷水进水管1呈倒“u”形结构,其一侧管4从箱体6顶部进入下端口通入箱体6底部,另一侧管置于箱体6外部接供水管;并且在倒“u”形冷水进水管1的顶部靠进入箱体6一侧管4向上叉接有一倒“u”形吸气管3,该吸气管3的另一端口连通箱体6顶部。
所述倒“u”形吸气管3的中间连接段管径大于两侧管4管径,且在中间管段的管内设置挡水板2,挡水板2顶端与管壁保留间隔。既保持吸气管3通气,又防止热水倒流。
所述冷水进水管1进入箱体6内的侧管4下端口离箱体6底面保持40-60mm距离,具体可选50mm。
在所述冷水进水管1,进入箱体6内的侧管下段120-180mm(具体可选150mm)管段内朝八个方向钻有多个径向布置的小孔5,并且所述侧管的下端口采用压扁方式被封堵(还可加装堵头等其它方式封堵)。
所述侧管4上钻的小孔5孔径为φ6mm(参见图2)。
所述侧管4上所开的小孔5总面积为侧管4截面积的12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东贝机电集团太阳能有限公司,未经黄石东贝机电集团太阳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96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