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尘灰卸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8445.9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5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东;扬冶;王爱国;李松;赵晓峰;赵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04 | 分类号: | B65G67/04;B65G6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尘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卸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尘灰卸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除尘灰卸灰主要有两种型式:
第一种采用直卸式,即通过回转卸料阀加帆布软管。该装置平稳,但容易引起二次扬尘。
第二种采用两个螺旋结合,通过水平螺旋及垂直螺旋卸灰(参见CN03241340中国专利)。该装置采用喷雾抑制局部扬尘,总体运行效果比前者要好一些。但是,存在输灰布袋易掉的问题,特别在北方冬季工作时易形成泥粘连、结冰,从而影响卸灰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卸灰效果好,运行平稳、可靠,并能防止粉尘外溢的除尘灰卸灰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除尘灰卸灰装置由螺旋机构、回转卸料阀和卸料管所组成,其特点是所述的卸料管由上部的伸缩管、底部的密闭罩和中间的缓冲拨叉连接而成,通过升降机构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机构由伸缩管和缓冲拨叉两侧的多个定位块和两根穿在定位块中的牵引绳构成,牵引绳由可控卷扬驱动;所述的伸缩管由刚性环和筒状柔性耐磨材料组合而成。
为了在卸灰过程中使密闭罩内维持微负压,防止粉尘外溢,本实用新型在密闭罩上设置有与外部除尘器相通的吸风口,通过除尘器进行净化。
本实用新型除尘灰卸灰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维护;通过可伸缩卸料管和升降机构的配合,能适应各种运灰车的高度变化和卸料过程中料堆高度的变化;卸料管采用柔性耐磨材料,可防止被磨琢性粉尘损坏卸料管;采用缓冲拨叉可防止物料在卸料过程中直接从卸料管卸到运灰车厢板上因落差大而产生扬尘,拨叉转动而通过的物料量与上面的下料量匹配,不会造成堵塞;在伸缩管和缓冲拨叉两个侧面设置多个定位块,并通过牵引绳使两者保持垂直,可有效防止缓冲拨叉连同密闭罩在卸灰过程中由于物料的向下力量及拨叉的转动产生扭曲而影响卸料。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尘灰卸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伸缩管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拨叉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为螺旋机构,2为回转卸料阀,3为定位块,4为伸缩管,5为缓冲拨叉,6为密闭罩,7为牵引绳,8为可控卷扬,9为外部除尘器,41为刚性环,42为筒状柔性耐磨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从附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除尘灰卸灰装置主要由螺旋机构1、回转卸料阀2和卸料管所所组成。所述的卸料管由上部的伸缩管4、中部的缓冲拨叉5和底部的密闭罩6依次连接而成。伸缩管4由刚性环41和筒状柔性耐磨材料42组成,如附图2所示。在伸缩管4和缓冲拨叉5两侧的外表面上各设有一排定位块3,两根牵引绳7分别穿在两排定位块3中与地面垂直,牵引绳7的上端与可控卷扬8相连。通过可控卷扬8使卸料管升降。在密闭罩6上设置有与外部除尘器9相通的吸风口。使用时,物料经螺旋机构1通过回转卸料阀2之后依次进入卸料管的伸管4、缓冲拨叉5和密闭罩6落到运灰车厢板上。在卸灰期间随着卸灰的进行,通过可控卷扬8同步提升密闭罩6,使其与运灰车厢板始终保持密闭。
本实用新型除尘灰卸灰装置适用于卸灰量≤100m3/h、灰温≤150℃和各种形式箱板式运灰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84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壁有钻石型凸点结构的电镀滚筒
- 下一篇:电力计量箱开关防护门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