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机曲轴前端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88120.0 | 申请日: | 200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9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耿太昌;邰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00 | 分类号: | F02F1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曲宝威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曲轴 前端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结构,特别是一种柴油机曲轴前端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柴油机曲轴的前端也称自由端需要进行功率输出,因此曲轴的这端需要伸出曲轴箱体外侧。为了防止曲轴箱内的飞溅机油,以及流到轴颈上的机油泄漏到曲轴箱外,在柴油机曲轴的前端必须设有密封盖。密封盖在曲轴箱壁的内孔处并套装在回转轴外,在密封盖的内孔侧壁上加工有油槽,靠近外边的油槽连通有回油孔。这种结构的密封装置密封效果不好,总有漏油现象发生。因为曲轴箱内压力大于箱外的大气压力,当曲轴旋转时,曲轴箱内及附着在曲轴表面的机油向曲轴端部流动。在自由端,机油会溢满整个油槽,沿着密封盖与回转轴之间的间隙溢出到曲轴箱外侧,造成漏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曲轴前端无泄油现象的柴油机曲轴前端密封结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柴油机曲轴前端密封结构,包括曲轴箱壁,曲轴箱壁内孔处有回转轴,在回转轴与曲轴箱壁之间有密封盖,在密封盖的内孔侧壁上加工有第一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的内孔靠近曲轴箱壁的内侧一端有第二油槽,第二油槽和第一油槽的下方连通有轴向设置的回油孔,回油孔与曲轴箱壁的内侧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柴油机曲轴前端密封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油槽的下方槽底与回油孔相连通处的两侧有斜坡。
本实用新型的柴油机曲轴前端密封结构,其中所述的密封盖的内孔位于曲轴箱壁的外侧一端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外侧有挡板与密封盖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柴油机曲轴前端密封结构,其中所述的密封圈为内包骨架旋转轴唇形橡胶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柴油机曲轴前端密封结构,由于在密封盖内孔处靠近曲轴箱壁的内侧一端有与回油孔连通的第二油槽,工作时飞溅的机油首先进入该槽并 通过回油孔返回箱内,大大减少了进入第一油槽的机油量;由于第一油槽下方与回油孔连通处两侧有斜坡,使进入第一油槽内的机油非常顺利的进入回油孔返回箱内;最外侧的密封圈起到了进一步的防泄漏作用;故本密封结构具有密封效果好、无漏油现象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密封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8为曲轴箱壁,曲轴箱壁8内孔处有回转轴7,在回转轴7与曲轴箱壁8之间有密封盖1,在密封盖1的内孔侧壁上加工有三个第一油槽2。
密封盖1的内孔靠近曲轴箱壁8的内侧一端加工有第二油槽3,第二油槽3和第一油槽2的下方连通有轴向设置的回油孔4,回油孔4与曲轴箱壁8的内侧相连通。第一油槽2的下方槽底与回油孔4相连通处的两侧有斜坡9,保证进入第一油槽2内的机油可顺利进入回油孔4内。在密封盖1的内孔位于曲轴箱壁8的外侧一端有密封圈5,密封圈5为内包骨架旋转轴唇形橡胶密封圈。密封圈5的外侧有挡板6与密封盖1螺钉固定连接。
工作时飞溅的机油首先进入第二油槽3并通过回油孔4返回箱内,大大减少了进入第一油槽2的机油量;由于第一油槽2下方与回油孔4连通处两侧有斜坡9,使进入第一油槽内的机油非常顺利的进入回油孔4返回箱内;最外侧的密封圈5起到了进一步的防泄漏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81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发动机的燃料泵
- 下一篇: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的转速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