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衬底法兰加强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7067.2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8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方林;孙希波;钱沛霖;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蒙特工业(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3/00 | 分类号: | F16S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20161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衬底 法兰 加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加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中小底径杆体与底法兰的焊接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外衬底法兰加强环,用于中小底径杆体与底法兰的焊接,提高连接处的强度和抗疲劳的能力。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小底径杆体与底法兰焊接通常采用两种方式:a、加劲板形式;或b、杆体插入底法兰内孔,两边角焊缝形式;上述方法存在的缺点有:对以承受动力和疲劳荷载为主的结构,节点处的抗疲劳能力不足,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与财产损失。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连接方式,其连接简便、连接处强度增大,节点抗疲劳能力增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外衬底法兰加强环,该外衬底法兰加强环结构简单,施焊容易,既能增加局部强度,又能提高节点的抗疲劳能力;而且外形美观,可用于以承受动力和疲劳荷载为主的杆件结构与底法兰的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外衬底法兰加强环有如下构成:
该外衬底法兰加强环,其特点是,包括环体和中心孔,所述环体环绕所述中心孔。
较佳地,所述环体的两端面中至少一所述端面所在平面与所述中心孔的轴线相垂直。
更佳地,两所述端面所在平面均与所述的中心孔的轴线相垂直。
更佳地,一所述端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的中心孔的轴线相垂直,另一所述端面为波浪形起伏端面。
较佳地,所述环体包括带体,所述带体的相对的两端相互靠近或连接成环。
较佳地,所述环体一体成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外衬底法兰加强环包括环体和中心孔,所述环体环绕所述中心孔,结构简单,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的外衬底法兰加强环可用于以承受动力和疲劳荷载为主的杆件结构与底法兰的连接,在杆体插接底法兰后在插接处焊接,施焊容易,既能增加局部强度,又能提高节点的抗疲劳能力;
3、本实用新型的外衬底法兰加强环的环体通过外形的变化,如采用波浪形起伏端面等,使得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展开示意图。
图3是杆体与底法兰连接处焊接有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展开示意图。
图7是杆体与底法兰连接处焊接有图5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衬底法兰加强环的一具体实施例,包括环体11和中心孔12,所述环体11环绕所述中心孔12。
所述环体11的两端面13和14均处于一与所述中心孔12的轴线垂直的平面。
所述环体11包括带体15(请参见图2),所述带体15的相对的两端16和17相互焊接成环。显然,所述环体11也可以一体成形。
使用时,杆体18插接在底法兰19中,在杆体18外部近底法兰19处焊接本实用新型即可,如图3和图4所示,端面13与底法兰19焊接。
请参阅图5所示,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衬底法兰加强环的另一具体实施例,包括环体21和中心孔22,所述环体21环绕所述中心孔22。
所述环体21的一端面23处于一与所述的中心孔22的轴线垂直的平面,另一端面24为波浪形起伏端面。
所述环体21包括带体25(请参见图6),所述带体25的相对的两端26和27相互靠近成环。显然,所述环体21也可以一体成形。
使用时,杆体28插接在底法兰29中,在杆体28外部近底法兰29处焊接本实用新型即可,如图7和图8所示,端面23与底法兰29焊接。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外衬底法兰加强环结构简单,施焊容易,既能增加局部强度,又能提高节点的抗疲劳能力;而且外形美观,可用于以承受动力和疲劳荷载为主的杆件结构与底法兰的连接。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蒙特工业(中国)有限公司,未经维蒙特工业(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70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