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婴儿踢被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6544.3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1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翁燕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奉贤中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18 | 分类号: | G08B21/18;G01J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陈伟勇 |
地址: | 2014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婴儿被子被踢后进行报警的报警器。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每个家庭都只生一个孩子,如何提高生育质量和减少疾病已成为一个现代家庭父母极为关注的问题,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观察发现出生后的孩子直至成人伤风感冒往往大多数是因为夜间孩子将盖在身上的被子蹬掉所致,一方面孩子伤风感冒除了要耽误大人的时间到医院花钱看病外,还削弱了孩子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另一方面大人为了让孩子不把被子踢掉,总是提心吊胆地睡觉,睡不深,影响第二天的工作。
现有的婴儿踢被报警器,一般采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直接监测婴儿身体温度的变化,需要由报警器主机通过电线连接一个温度探头在婴儿身体周围,使用不方便,而且容易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踢被报警器,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婴儿踢被报警器,包括一报警装置、一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设有一信号输入端、一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一非接触式的红外线温度传感器。
所述红外线温度传感器为现有的红外线温度计中使用的传感器,所述红外线温度传感器可以实现有效测温距离内检测人体射出的红外线辐射强度,并产生相应的温度信号,可设置在婴儿睡觉的床的四周,或悬挂在床的上方,对婴儿的被子的覆盖情况进行检测,抗干扰性好,可靠性高、检测速度快。采用非接触式可使本实用新型与婴儿无直接接触,保证了使用的安全、舒适、方便。
所述红外线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成一个、两个或多个,所述红外线温度传感器的感应面朝向被测被子的位置,设置时可布成阵列式,布成阵列式可使检测范围交叉覆盖,可以满足婴儿往各方向踢被的检测需要,测量准确性高。
所述婴儿踢被报警器还包括一温度补偿传感器,所述温度补偿传感器连接所述信号输入端。所述温度补偿传感器为用于测量环境温度,并根据测得的环境温度数值对所述红外线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进行温度值补偿的温度补偿传感器。所述温度补偿传感器可以消除因环境温度而产生的温度漂移,达到精确测量的目的。所述温度补偿传感器可以采用热敏电阻。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还包括一微型控制系统,所述微型控制系统为对温度信号进行放大、转换和比较的微型控制系统,所述微型控制系统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入端,所述微型控制系统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端。所述微型控制系统还与一用于存储温度信号的存储器连接。所述存储器内存储的温度信号为所述温度补偿传感器采集的环境温度。
所述婴儿踢被报警器的红外线温度传感器朝向被测被子的位置,当所述婴儿踢被报警器工作时,所述温度补偿传感器测量环境温度,把温度信息传给所述信号输入端,同时红外线温度传感器测量被测被子的温度,把温度信号传给所述信号输入端,所述微型控制系统首先从所述信号输入端把所述温度补偿传感器测量的环境温度存入存储器中,然后所述微型控制系统根据所述温度补偿传感器测量的环境温度对所述红外线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信号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测量温度与所述存储器的环境温度进行比较,当婴儿蹬被子后身体露出被子外,此时所述红外线温度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测量温度会比之前存入存储器的环境温度高的多,所述微型控制系统触发所述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婴儿蹬被子自动发声报警、报警准确性高、使用方便安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线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婴儿踢被报警器,包括报警装置5、信号处理模块4,信号处理模块设有信号输入端2、信号输出端3,信号输出端3连接报警装置5,信号输入端2连接非接触式的红外线温度传感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奉贤中学,未经上海市奉贤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65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