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束管SZ绞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86187.0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2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吴烈节;赖继光;郑宏;江顺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昱品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0 | 代理人: | 金利琴 |
地址: | 2016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sz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束管SZ绞合装置,特别是一种使光纤束管快速绞合的光纤束管SZ绞合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光纤传输性能,必须把光纤放入具备一定机械承受能力的光缆中。该光缆有含有光纤的束管,抗拉元件和护套组成。即使这样当光缆受力时,光缆会被拉长、延伸的,如果光缆中的光纤没有一定的余长,光纤仍然会被拉长。为了使光纤不会过度拉伸,光缆中的束管就应该SZ螺旋地布放。如果束管直直平行地布放在光缆中,当光缆受力时,光缆伸长多少,束管也就伸长多少,光纤就有可能受力。如果将光缆中的束管SZ螺旋地布放,当光缆受力时,束管受力后首先会从螺旋状变直,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束管才开始受力拉伸变长,光纤才跟着受力。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恰好使光纤得到了保护。光纤束管SZ绞合装置正是在这一光缆生产工艺的需求下产生的,目前市场上光纤束管SZ绞合装置是通过电机拖动和钢丝绳传动来实现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绞和头1通过轴承在绞合座2内旋转,电动机4通过同步带和同步带轮驱动绞和头1旋转。绞和头旋转通过圆周分布的钢丝绳9,绞合支撑盘6,移动支撑座7逐级将旋转动力向后传递,直至最后一级固定支承座8。绞和头在旋转过程会产生收缩和伸长,这些位移变化会通过移动支承座和气缸10来回移动获得所需的距离。绞合束管5依次通过固定支承座8,绞合支撑盘6,移动支撑座7,最后进入绞和头1进行绞合。在钢丝绳绞合装置中,由于各钢丝绳是分散布置的,高速旋转时,钢丝绳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会向外分离,在钢丝绳收缩和回弹的过程会造成钢丝绳大幅度地抖动和甩动。如果绞合的圈数较大时,钢丝绳绞盘还会出现钢丝绳叠加的现象,从而造成束管的扭断。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使得绞合速度不高,一般在30m/min,绞合节距不能做的太小,一般都大于60mm.由于钢丝绳的柔软性,造成钢丝绳换向速度不快。反映在产品中就是束管在SZ换向点的直槽距离较长,这一缺点会使光缆在受拉后造成束管中的光纤光传输信号会产生衰减或失真。绞合过程中由于钢丝绳的抖动和甩动,绞合中会产生很大的噪音。由于钢丝绳的固定和连接很难做到牢固可靠,钢丝绳接头易脱落,使用寿命较短。生产中如果钢丝绳接头脱落,绞和头会将束管扭断,给生产厂家带来损失。当绞和头换向时,由于要克服原来转向时的惯性,使得在选电机的功率时要考虑大一点的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纤束管SZ绞合装置,其可解决由于使用钢丝绳而造成绞合速度不高、换向速度慢、绞合时产生较大噪音,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光纤束管SZ绞合装置,包括一绞合头,其支撑在一绞合座上;一电动机,其通过同步带和第一同步带轮可使所述绞合头在绞合座内旋转;多个绞合支撑盘,其支撑束管,还包括一扭力棒,扭力棒的一端置有一第二同步带轮,所述电动机驱动该第二同步带轮,使扭力棒旋转,该第二同步带轮同时通过同步带驱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使绞合头旋转;所述扭力棒穿过多个同步带轮,并和所述每个绞合支撑盘上置有的同步带轮一一对应并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扭力棒旋转时依次带动所述扭力棒的多个同步带轮,然后通过同步带带动绞合支撑盘上的同步带轮旋转,来带动所述绞合支撑盘上的束管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扭力棒可为截面为方形的橡胶棒,在扭力棒的另一端置有一固定盘,扭力棒在旋转时会依次逐级递减地向后传递,直至固定盘。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束管SZ绞合装置具有绞合头转速较高、换向速度快、绞和头转动中噪音很低、结构简单紧凑的优点。该光纤束管SZ绞合装置生产速度可以达到100m/min,绞合节距可以小于50mm.绞和头使用寿命较长,维护率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的光纤束管SZ绞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绞合头;2绞合座;3同步带轮;4电动机;5束管;6绞合支撑盘;7移动支承座;8固定支承座;9钢丝绳;10气缸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束管SZ绞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绞合头;2绞合座;3-A第一同步带轮;3-B第二同步带轮;4电动机;5束管;6绞合支撑盘;11扭力棒;12固定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昱品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昱品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61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片式PLC光分路器
- 下一篇:一种光纤熔配盘及配线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