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烟井出口烟道烟气分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86115.6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1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俊;黄辉;徐丽雅;黄永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3/00 | 分类号: | F23J13/00;F23C10/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烟井 出口 烟道 烟气 分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烟井出口烟道烟气分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循环流化床锅炉(CFB)的后烟井出口烟道烟气分隔装置,属于锅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没有设置分隔装置,故在使用中对后烟井内受热面中的蒸汽温度调节有滞后和不灵敏的情况。
如图1所示,为原后烟井出口烟道烟气分隔装置结构示意图,循环流化床锅炉(CFB)后烟井常采用双烟道结构,即在锅炉后烟井1中设置中隔墙13,将后烟井1分为前烟道11和后烟道12两部分,然后在后烟井出口烟道2内布置第一调节挡板21和第二调节挡板22,通过控制第一调节挡板21和第二调节挡板22的开度比例来调节进入到后烟井前烟道11和后烟道12内的烟气量,进而控制后烟井内部受热面中蒸汽的温度。
现有技术中,后烟井出口烟道没有设置烟气分隔装置3,仅设置了吊点用来承受重力载荷。吊点布置于后烟井中隔墙下集箱14与第一调节挡板21和第二调节挡板22之间的烟道内,并分别与后烟井中隔墙下集箱14及第一调节挡板21和第二调节挡板22的中间共有部位连接。由于没有设置该烟气分隔装置3,所以后烟井前后烟道内的烟气在后烟井出口至调节挡板之间的烟道内窜流,从而引起了对后烟井内受热面中的蒸汽温度调节有滞后和不灵敏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证更好更灵敏地控制前烟道后烟道的烟气量,以更好地控制后烟井内部受热面中蒸汽的温度变化的后烟井出口烟道烟气分隔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后烟井出口烟道烟气分隔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后烟井中隔墙中心线两侧分别设置隔板,两块隔板的上端分别与后烟井中隔墙下集箱连接,两块隔板的下端分别与第一调节挡板和第二调节挡板连接,在两块隔板的中间设置链接件,链接件的上端分别与后烟井中隔墙下集箱底部连接,链接件的下端两侧分别与第一调节挡板和第二调节挡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沿后烟井中隔墙中心线设置隔板,将烟道同样分为前后两部分,再连接到挡板上,使两边烟气量可调并互不窜动,保证更好更灵敏地控制前烟道后烟道的烟气量,以便更好地控制后烟井内部受热面中蒸汽的温度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原后烟井出口烟道烟气分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烟井出口烟道烟气分隔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为后烟井出口烟道烟气分隔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的一种后烟井出口烟道烟气分隔装置由两块隔板4和链接件5组成,沿后烟井中隔墙13中心线两侧分别安装隔板4,两块隔板4的上端分别与后烟井中隔墙下集箱14连接,两块隔板4的下端分别与第一调节挡板21和第二调节挡板22连接,将这部分烟道同样分隔为前后两部分,并分别与后烟井的前烟道11、后烟道12一一对应;在两块隔板4的中间安装链接件5,链接件5的上端分别与后烟井中隔墙下集箱14底部连接,链接件5的下端两侧分别与第一调节挡板21和第二调节挡板22连接,以支撑第一调节挡板21和第二调节挡板22的部分重量,隔板4和链接件5与后烟井中隔墙下集箱14及第一调节挡板21和第二调节挡板22的连接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如果热膨胀差太大的话也可以设置膨胀板来吸收膨胀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61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节能取暖炉
- 下一篇:民族地区专用的火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