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方设置有可拆卸的挡雨视窗与刮雨器的雨伞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86089.7 | 申请日: | 200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0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方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外国语学校 |
| 主分类号: | A45B11/00 | 分类号: | A45B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朱妙春 |
| 地址: | 2013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方 设置 可拆卸 视窗 刮雨器 雨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前方设置有可拆卸的挡雨视窗与刮雨器的雨伞。
背景技术
伞是一种用金属做伞骨,并用蒙上的一层布、绸子或尼龙等材料来作伞面的常用工具。如今,各式各样的伞以其不同的价值与用途,完完全全融入到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比如,用来为人们挡风遮雨的雨伞,用来防止烈日下身体长时间受阳光辐射伤害的太阳伞,用于充当现代新型广告载体的广告伞,有着深厚的文化价值的中国油纸伞等等。
作为人们下雨天最为常用的雨伞,为人们雨天中的出行带来了不少方便之处,但由于雨伞在结构设计上的因素,在使用时,往往只能阻挡住使用者从正上方落下的雨水。这样便会造成一个困扰,那便是如果有风的话,雨伞下的使用者便不得不需要忍受由风刮来的雨水的侵犯,使得原本干燥的衣服变得更为潮湿,以至于身体由于寒冷而生病,这样便大大影响到雨伞使用时的初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前方设置有可拆卸的挡雨视窗与刮雨器的雨伞,以解决现有雨伞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前方设置有可拆卸的挡雨视窗与刮雨器的雨伞,主要由伞面、雨伞骨架、雨伞撑杆及手柄构成,所述前方设置有可拆卸的挡雨视窗与刮雨器的雨伞还包括一个由有机玻璃组成的挡雨视窗、一个小型刮雨器及一个小型刮雨器用的带有控制开关的电池盒,所述挡雨视窗可拆卸的安装在两根相邻的雨伞骨架的外侧的尖端处,所述刮雨器固定在挡雨视窗的上端,所述电池盒固定在手柄与雨伞撑杆的连接部位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者只需在使用雨伞时,根据屋外风雨的大小,将挡雨视窗安装在雨伞上,便可以有效的避免雨伞在使用时,由于受到前方迎面刮来的雨滴的影响,而弄湿胸腹部衣物的麻烦;且刮雨器的使用,也可以解决由于挡雨视窗上雨水过多以至于影响前方视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前方设置有可拆卸的挡雨视窗与刮雨器的雨伞,其主体结构主要为由雨伞撑杆11、伞面13与雨伞骨架12组合而成的普通雨伞。由于使用者在使用传统雨伞出行时,每当遇到大风大雨的情况下,往往会由于迎面刮过来的雨点弄湿胸腹部衣物,以至于受凉生病的麻烦。为此,便需要一个可以有效的挡住前方刮过来的雨水的挡雨视窗2,该挡雨视窗2由有机玻璃制成,可以被可拆卸的安装在任意两根相邻的雨伞骨架12的外侧的尖端处,从而使使用者在雨天中出行时不会受到迎面刮过来的雨水的骚扰。且在还安装了一个大小与挡雨视窗2相配合的刮雨器3,以及在雨伞撑杆11与伞柄14连接部位安装有一个刮雨器3用的电池盒4,使用者只需通过按下电池盒上的开关,便可是启动刮雨器3来刮去附着在挡雨视窗2外表面的雨水,以避免这些附着的雨水干扰使用者的视线以至于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与普通雨伞相比,只需在打开雨伞后,将挡雨视窗2安装在雨伞上,从而可以在户外面对着夹带着大雨的强风,无需担心胸腹部为的衣服被迎面刮来的雨水给打湿,以至于身体受凉引发各种疾病的问题。且在刮雨器3的配合下,挡雨视窗2外表面上附着的雨水也可以持续的被刮去,来保持前方的视线的可适度,避免以外的发生,这样既增加了雨伞雨天使用时的使用性,也可以使得使用者的生活与工作变得更加方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外国语学校,未经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外国语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60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