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绒织物面料卷验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85392.5 | 申请日: | 2009-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7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潘永明;潘熠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三龙电控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18/20 | 分类号: | B65H18/20;B65H20/02;F16H7/02;F16H7/06;D06H3/06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 地址: | 21551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 面料 卷验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绒织物面料卷验机。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面料的产品质量,针纺织面料的生产厂商通常需要对由末道工序即定型工序定型后的面料进行验收并且成卷,以避免瑕疵品流入市场。而验收面料需要使用卷验机,在卷验机对针纺织面料卷绕的同时由在线工作人员观察面料状况并且同时由卷验机上配备的计米装置计米。如业界所知之理,绒织物面料在由卷验机验收(检验)且成卷时,必须将具有绒面的一侧卷绕在内,即绒面向内,布基向外。由于来自于定型机的绒织物面料的绒面并不表现为始终如一地朝着一个方向进入卷验机的,例如对前一匹一定长度的绒织物面料定型后可能以绒面向外的方式进入卷验机,而对后一匹一定长度的绒织物面料又可能以绒面向内的状态进入卷验机,因此卷验机必须应对绒织物的绒面方向实施卷验,为此在卷验机上配置的电机通常为正反转电机,由正反转电机来保证绒面始终向内卷绕。但是,已有技术中的即使配备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的卷验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由于一对彼此相配合的卷布辊只能由其中一根卷布辊与电机传动连接,也就是说将一对卷布辊中的其中一根卷布辊的一端通过主动带轮与电机传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相应的传动带轮与另一根卷布辊传动连接(用传动带),两根卷布辊的比速(速比)是恒定的,无法实行主卷辊与送布辊的快速切换,造成验收后的布卷蓬松,影响仓储的运输。当然,如果将与电机传动连接的卷布辊定义为主动卷布辊,而另一根卷布辊定义为随动卷布辊,并且将主动卷布辊上的用于与随动卷布辊连接的传动轮的直径大于固定在随动卷布辊上的传动轮的直径,那么在运动时,随动卷布辊的转速会明显大于主动卷布辊,但这种配置只能适合于绒织物的绒面朝向随动卷布辊的情形,一旦来自于定型机的绒织物的绒面朝向了主动卷布辊,那么在卷绕时布卷无法卷紧,因为电机反转后,原来的主动卷布辊变为了从动卷布辊,更进一点地讲,由于原来的主动卷布辊的转速慢于随动卷布辊,故不可能将布卷卷紧,除非人为地将来自于定型机的绒织物的绒面借助于人为作用翻转180°,使绒面朝向随动卷布辊,但如此处置方式不仅会增加人力而且无法体现连续生产,因为无法使从定型机引出的面料直接引至卷验机,中断了连续定型连续卷验的过程。
由上述可知,对于绒织物面料的卷绕,只有使绒面朝向卷布辊的那个辊的速度(转速)快于面对布基的那个卷布辊的速度才能既保障绒面卷在内又确保布卷的卷紧效果。道理十分简单,具有绒面的布面与卷布辊的摩擦力与具有布基的布面与卷布辊的摩擦力是不同的,即绒面与卷布辊的摩擦力远远小于布基与卷布辊的摩擦力,这就是为何要始终确保与绒面相接触的卷布辊的运动速度快于与布基相接触的卷布辊的速度的道理所在。然而,现有的卷验机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适应绒织物面料的绒面的朝向并且还能保障布卷具有良好的卷紧效果的绒织物面料卷验机。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绒织物面料卷验机,包括卷布机架、设在卷布机架的一端的动力传动机构、转动地设置在卷布机架上部的并且彼此相配合的第一、第二卷布辊、第二传动带和设在卷布机架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上部的用于将由定型机定型后的绒织物面料导入第一、第二卷布辊的导布机构,第一卷布辊的第一辊轴的一端固设有一用于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轮,另一端固设有一第三传动轮,第二卷布辊的第二辊轴的一端固设有一第四传动轮,第四传动轮与所述第三传动轮相对应,并且由第二传动带传动连接,其中,第三传动轮的直径比第四传动轮的直径大,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设在所述卷布机架一端侧部的与所述第一、第二卷布辊连接的用于改变第一、第二卷布辊之间的速度的卷布辊变速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卷布辊变速机构包括护罩、第五、第六传动轮、变速操纵手柄、第七、第八传动轮和第三传动带,护罩固定在卷布机架的一端侧部,第五传动轮与所述的第三传动轮同轴并且固定于所述的第一辊轴上,第六传动轮与所述的第四传动轮同轴并且固定在所述的第二辊轴上,变速操纵手柄枢轴设置在护罩内并且该变速操纵手柄的一端伸展到护罩外,第七、第八传动轮彼此相间隔地枢轴设置在变速操纵手柄上并且位于护罩内,第三传动带套置在所述的第五、第六、第七传动轮上,所述的第二传动带与所述第八传动轮联结。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五传动轮的直径是与所述第四传动轮的直径相同的,而所述的第六传动轮的直径与所述第三传动轮的直径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七传动轮的直径与所述第八传动轮的直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三龙电控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三龙电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53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黄河沙生产石英岗石的方法及其成型装置
- 下一篇:收卷机定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