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弦乐器的调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4636.8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2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晓涛 |
主分类号: | G10D3/14 | 分类号: | G10D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3800 河北省衡***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弦乐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弦乐器,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弦乐器上的调弦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弦乐器,如低音提琴的调弦装置一般是由底架及弦轴组成,弦轴上绕设琴弦,通过旋转弦轴上的手柄来调节琴弦,这种调弦装置操作简单,但调弦不精确。为克服此缺陷,人们又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调弦装置,其包括有底架1和弦轴7,底架1上通过安装架9安装有两个调节杆4,弦轴7可以在底架1上转动,齿形蜗轮2用螺丝3与弦轴7的一端连接,齿形蜗轮2与所述调节杆4动接触,所述安装架9和底架1连为一整体,调节杆4可以在安装架9内转动,所述调节杆4上设有至少两个以上的楔槽8,该楔槽8与所述齿形蜗轮2相配合。通过转动调节杆,驱动蜗轮带动弦轴旋转,即可按照蜗轮上的齿度分布实现对琴弦的精确调节。但这种调弦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演奏者若要对琴弦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则操作极为不便,例如,若上述蜗轮上相邻齿间的角度在7°左右,则若要使弦轴旋转一周,则必须使调节杆旋转50周以上,操作极为繁琐低效,易使操作者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且可保障调弦精度的应用于弦乐器的调弦装置,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弦乐器的调弦装置,包括弦轴,弦轴一端与一齿形蜗轮轴心部固定连接,该蜗轮与一调节杆动接触,该调节杆上设置两个以上可与蜗轮的棘齿部啮合的楔槽,且弦轴和调节杆均可绕自身轴线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弦轴一端垂直穿过蜗轮,且该弦轴穿设于蜗轮中的一端部外周壁上设置至少一可因一弹力作用而凸出的锁舌,蜗轮内环壁上设置至少一渐开线形槽,该渐开线形槽一端为可与锁舌嵌合,并使弦轴和蜗轮锁止的锁止部,当弦轴绕使琴弦收紧的方向旋转时,锁舌与锁止部脱离,并与渐开线形槽抵触滑动,使弦轴和蜗轮解锁。
具体的讲,所述弦轴一端部外周壁上设置至少一安置孔,锁舌一端通过一弹簧固定设置于该安置孔中,另一端由该安置孔中伸出。
所述锁舌与弹簧为一体化设置。
所述渐开线形槽为两个以上,其分布于蜗轮内环壁上。
所述弦轴一端与一手柄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弦轴与蜗轮之间设置反转锁止机构的方式,使操作人员可通过直接旋转弦轴而实现较大幅度的调弦操作,同时还不影响操作人员借助调节杆和蜗轮实现较小幅度的调弦操作,这样,一方面可提高调弦操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保障调弦精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应用于弦乐器的调弦装置结构科学合理,布局简单紧凑,可使调弦操作精确快捷,大大缩短了调弦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弦乐器,特别是西洋弦乐器中。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调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应用于低音提琴的调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应用于低音提琴的调弦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2所示应用于低音提琴的调弦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4所示,该低音提琴的调弦装置包括有底架1、齿形蜗轮2、弦轴7、和调节杆4,调节杆4通过一安装架9安装在底架1上,安装架9和底架1一体设置,弦轴7可以在底架1上转动,弦轴7一端从蜗轮2轴心处穿过,并与一手柄5连接,其另一端部附近开设一可供琴弦穿过的通孔71。蜗轮2与调节杆4动接触,调节杆4可以在安装架9内转动,调节杆4上设有两个以上楔槽8,该楔槽8可与蜗轮2的棘齿部相配合。弦轴7穿设于蜗轮中的一端部外周壁上设置一安置孔72,一锁舌10一端通过一弹簧11固定设置于该安置孔中,另一端由该安置孔中伸出,蜗轮内环壁上对称设置四道渐开线形槽21,渐开线形槽一端为可与锁舌嵌合,并使弦轴和蜗轮锁止的锁止部,当弦轴绕使琴弦收紧的方向旋转时,锁舌与锁止部脱离,并与渐开线形槽抵触滑动,使弦轴和蜗轮解锁。
在调弦操作时,操作人员可通过手柄直接旋转弦轴而实现较大幅度的调弦操作(粗调),同时还不影响操作人员借助调节杆和蜗轮实现较小幅度的调弦操作(精调),这样,一方面可提高调弦操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保障调弦精度。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锁舌和弹簧可为分体式设置,亦可为一体化设置。又及,上述锁舌和渐开线形槽位置亦可调换,即锁舌和渐开线形槽亦可分别设置在蜗轮内环壁和弦轴外周壁上。
故而,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晓涛,未经徐晓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46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