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股侧线出料复合式精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4581.0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8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桂;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沿江化工资源开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14 | 分类号: | B01D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栗仲平 |
地址: | 21004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线 复合 精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分离易于结焦的多组分混合液体的设备,是一种适应于在易于结焦的液-液混合物中中间馏分提取的多股侧线出料复合式精馏装置。
背景技术
精馏是工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单元,是化工、医药等行业产品提纯和回收的重要手段,精馏装置的种类很多,塔的内部结构多种多样。目前所用的精馏装置在结构上,可分为填料式和板式结构,按操作方式分为连续式和间歇式蒸馏装置。蒸馏装置一般是由圆底烧瓶、蒸馏柱、三通蒸馏头及冷凝管部分构成,该装置适用于轻重两组分(或大沸点差的两组分混合溶液)分离。对于易于结焦的多组分溶液分离过程,一般采用多座板式塔蒸馏装置来完成,多组分混合溶液经过分离后,可得到高纯度组成,但过程复杂,板式塔分离效率远低于填料式精馏塔,生产过程所需能耗高。为了简化分离过程,减低生产过程的能耗,本发明提出在一座复合式精馏塔上实现易于结焦的多组分分离,在精馏装置塔顶得到轻组分时,同时将中间馏分及结焦重馏分分开,当分离组成发生变化时,可以很方便地改变精馏装置的高度,为此提出填料、板式塔节与进、侧线出口组合构成的精馏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分离轻馏分、中间馏分及易于结焦重馏分的多股侧线出料复合式精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股侧线出料复合式精馏装置,设有盘管式加热釜、该盘管式加热釜塔釜设有加料口;该盘管式加热釜塔釜上连接有板式精馏柱;该板式精馏柱上方连接有180°夹套恒温弯头、冷凝管、真空接头和磨口三角烧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式精馏柱与其上方的180°夹套恒温弯头之间,还自下向上连接有填料精馏柱、侧线出料口、第3精馏柱和回流接头,该回流接头通过回流管与所述的真空接头连通;原料进料口设置在板式精馏柱与填料精馏柱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有:
在盘管式加热釜上设有温度计套管和温度计;
在180°夹套恒温弯头上设有温度计套管和温度计;
在侧线出料口内部中间的隔板上接有导汽管和溢流管,分别用于汽体、液体流动,导汽管的位置稍高于溢流管。
提供的组合式精馏装置是一种适应于在易于结焦的液-液混合物中多组分分离过程,同时保证塔顶回流便于计量。精馏装置是由盘管式加热釜、真空夹套板式精馏柱、真空夹套填料式精馏柱、侧线出料口、进料口、温度计套管、冷凝管、回流罐、回流管、回流口及三角烧瓶组成。
以上所述的“进料口”的具体结构是:下端为29号外磨口,上段24号磨口与冷凝器连接,进料口侧面接10号内磨口,并与10号外磨口接头相连。
所述的“真空夹套精馏柱”用汽液接触,上端为29号磨口,下端接24号磨口,侧面接进料口。
所述的“真空夹套板式精馏柱”用汽液接触,内部接有多块塔板,塔板上接有导汽口和降液管,分别用于汽液接触和液体溢流,上端为29号磨口,下端接24号磨口,上端接进料口。
所述的“侧线出料口”用于中间馏分的提取,采用真空夹套保温,内部中间隔板上接有导汽管和溢流管,分别用于汽体、液体流动,导汽管稍高于溢流管,上端为24号磨口,下端接29号磨口。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多股侧线出料复合式精馏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于分离易于结焦的多组分混合物质,采用外回流,便于确定回流量,具体表现为:①板式精馏柱、填料精馏柱、进料及侧线出料口等均采用真空夹套保温,防止局部冷却。②进料口采用上下磨口接头,侧面进料采用磨口接头,便于拆卸。③侧线出料口,内部中间隔板上接有导汽管和溢流管,分别用于汽体、液体流动,导汽管稍高于溢流管,上端为24号磨口,下端接29号磨口,底部出料管与其它收集器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股侧线出料复合式精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进料口示意图。
图3、图4是填料精馏柱示意图,长度根据分离组分的要求,可适度调整。
图5是板式精馏柱示意图,长度根据分离组分的要求,可适度调整。
图6侧线出料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多股侧线出料复合式精馏装置设有盘管式加热釜1、塔釜加料口2、板式精馏柱3、180°夹套恒温弯头4、冷凝管5、真空接头6、磨口三角烧瓶7、温度计套管8、温度计9、原料进料口10、填料精馏柱11、回流管12、侧线出料口13、第3精馏柱14及回流接头15构成。实验时,按图1连接好实验装置,不同部件均采用磨口连接,首先打开冷凝管5的冷却水,冷却水下进上出,然后在200ml的盘管式加热釜1中加入待处理物料,通入电源进行加热,控制温度为组成分离所需要的温度,待塔顶、底温度稳定,原料、塔顶、侧线及底部按比例进出料,根据需要可调节回流量,改变塔顶、塔底及侧线的组成。当混合物质处理完毕后,首先停止加热,待加热釜温度降低后,停止冷凝管的冷却水,取三角烧瓶7中样品、侧线出料样品及底部出料样品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沿江化工资源开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沿江化工资源开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45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相三相原油混合物可切换分离装置
- 下一篇:多重保护护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