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架空线路输送容量在线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84277.6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2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波;宋佳佳;沈丹;史鹏飞;邵明宝;高杨;周凤;程宝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K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302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空 线路 输送 容量 在线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架空线路输送容量在线监测装置,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输电线路的传输能力,满足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
背景技术
目前,电网建设及输电能力受到土地、资金和环保压力等诸多因素限制,输电设备利用率较低、单位线路输电容量不高,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原有线路走廊和运行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输电线路的传输能力,以满足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线路输送容量限值是基于最恶劣气象条件以及为维持线路对地安全距离和导线最大工作温度得出的,但实际使用时,绝大多数情况下导线实际运行温度达不到最大允许温度。
开展在线检测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实时监测线路环境条件及运行参数,分析线路安全运行状态,为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提供一个全新的监测手段;二是根据线路实时环境参数和运行状态,在系统故障、检修或必要时实施线路动态增容运行,有效提高线路输送容量。
目前的架空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由导线测温装置、气象监测装置和后台主站组成。实时监测导线温度、负荷电流以及环境温度、日照强度、风速、风向、湿度等参数,便于实时分析线路状态和实时动态增容运行。在输电线路监测或增容关键点靠近塔杆位置安装导线测温装置,在线路终端杆塔端变电站建筑物顶部安装小型气象站,以测量架空线路局部气象参数,但这种架空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缺陷是:结构复杂,需要外接电源,安装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外接电源、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输电线路的传输能力的架空线路输送容量在线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A相温度采集电路、B相温度采集电路、C相温度采集电路、环境温度采集电路、A相电流采集电路、B相电流采集电路、C相电流采集电路和环境湿度采集电路分别与微处理器的A/D口连接;显示电路与微处理器的I/O口连接;接口电路与微处理器的串口连接;取电电路与微处理器的电源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电磁场,采用开环卡环穿心电磁线圈取电获得电源供电电能信号,可为微处理器和微功耗LCD显示电路提供稳定的工作电能,以满足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
2、将一只温度传感器埋入绝缘体内部,并与高压端有足够的绝缘隔离,实现了架空线路的发热温度在线检测,这种测量方法安全可靠,测量数据准确,适用于新设备安装也可以应用于老设备改造,运用射频通讯技术对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无线传输,可将实时温度数据送至后台监控中心,另一只温度传感器放置在电缆附近,用于测量电缆周围环境温度,通过环境温度和绝缘层内的温度的温差比较,可准确地判断架空线路运行温度高低。
3、在不增加较多投资情况下,采用动态输送容量方式,达到少建或缓建输电线路、节约资金、减少线路走廊和占用耕地、改善环境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取电电路10的结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A相温度采集电路1、B相温度采集电路2、C相温度采集电路3、环境温度采集电路4、A相电流采集电路5、B相电流采集电路6、C相电流采集电路7、微处理器8、环境湿度采集电路9、取电电路10、接口电路11和显示电路12组成。其中,A相温度采集电路1、B相温度采集电路2、C相温度采集电路3、环境温度采集电路4、A相电流采集电路5、B相电流采集电路6、C相电流采集电路7和环境湿度采集电路9分别与微处理器8的A/D口连接;显示电路12与微处理器8的I/O口连接;接口电路11与微处理器8的串口连接;取电电路10与微处理器8的电源端连接,为其提供电源。A相温度采集电路1、B相温度采集电路2、C相温度采集电路3均采用热敏电阻采集温度信号,也可以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AD590、LM92采集温度信号。微处理器8采用微功耗PIC、NSP430、51或AVR系列等单片机,显示电路12采用低功耗LCD显示。A相电流采集电路5、B相电流采集电路6、C相电流采集电路7均采用双半环铁心式穿心电流互感器,实现电流采集,并便于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42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配板及测试机
- 下一篇:一种在线电能质量监测仪和在线电能质量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