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低温耐扭绞风力发电塔用软电缆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84263.4 | 申请日: | 2009-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4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陆云春;李永江;倪军安;赵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7;H01B7/18;H01B7/24;H01B3/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沈良菊 |
| 地址: | 22512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扭绞 风力 发电 塔用软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涉及一种耐低温耐扭绞风力发电塔用软电缆。
背景技术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风力发电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风力发电塔用的电缆经常要在低温、晃动及扭曲状态下工作,因此对电缆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9年7月8日,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270164,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电缆,该电缆包括芯线导体、芯线导体绝缘层、填充层、包带及护套层,无卤阻燃包带绕包在芯线导体绝缘层和填充层的外表面上。该电缆的芯线导体绝缘层采用包带绕包,每匝包带之间的间隙较大,对其绕包的芯线导体固紧力小,在晃动及扭曲时,采用包带绕包的芯线导体位移量大,电气性能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风力电缆,芯线导体位移量大,电气性能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低温耐扭绞风力发电塔用软电缆。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耐低温耐扭绞风力发电塔用软电缆,包括绝缘芯线束及位于电缆最外层的护套,绝缘芯线束由多股绝缘芯线绞合而成,每股绝缘芯线由若干芯线导体绞合后外包绝缘层构成,在绝缘芯线束和护套之间设有软橡胶挤包层。
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耐扭曲乙丙橡胶。
所述护套的材料为耐-55℃低温的高强度氯丁橡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绝缘芯线束成缆后采用软橡胶挤包填充,固定了绝缘芯线的位移,确保了电气性能,同时又保证了电缆弯曲时的柔韧性。绝缘层采用耐扭曲乙丙橡胶层,可确保电缆的柔软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芯线导体、2绝缘层、3挤包层、4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耐低温耐扭绞风力发电塔用软电缆,包括绝缘芯线束及位于电缆最外层的护套4,绝缘芯线束由多股绝缘芯线绞合而成,每股绝缘芯线由若干芯线导体1绞合后外包绝缘层2构成,2在绝缘芯线束和护套之间设有软橡胶挤包层3,导体采用符合IEC 60228:2004标准的6类软结构镀锡铜导体,比采用5类导体具有更小的弯曲半径。绝缘层2采用耐扭曲乙丙橡胶层,护套4采用耐-55℃低温的高强度氯丁橡胶。
在-55℃低温下,成品电缆样品需被顺时针扭转360°,然后恢复到自然状态,再逆时针被扭转相同的角度,随后再恢复到自然状态,此为一个周期。共进行11000个周期的试验,扭转速度为720°~1080°/min。其间还应进行8小时通电加热和16小时自然冷却的热循环试验,通电期间,使导体温度稳定在电缆最高工作温度,共进行14个热循环试验。完成上述试验后,电缆样品表面目测应无裂纹及扭曲现象,将完成扭转的电缆样品进行2.5U0/15min交流电压试验和导体直流电阻试验,U0为设计的电缆导体与地或金属之间的额定电压,电缆应不击穿且导体直流电阻在20℃时应符合IEC60228:2004标准中对6类导体的要求。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42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焊接式收集极
- 下一篇:一种自动补偿式交流稳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