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背光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3757.0 | 申请日: | 200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5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灿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世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3/00;F21V7/00;F21V8/00;F21V17/10;F21V19/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背光模组,特别涉及一种由反射片、导光板及框架所组合而成的组合式背光模组,从而降低背光模组的材料成本,并提升制造厂商生产背光模组的效率。
背景技术
自1973年日本夏普公司首次将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运用在电子计算机的数位显示以来,LCD已经逐渐演变为个人电脑及笔记型电脑的主要显示设备,各制造厂商无不专注于研究液晶的驱动方式,并进行开发设计,以提升LCD的显示效果。目前已知的液晶驱动方式至少包括:TN型(Twisted Nematic)、STN型(Super Twisted Nematic)、DSTN型(Dual scan STN)及FSTN型(Film-compensated STN)等,此外,除上述液晶驱动方式外,各制造厂商亦相当重视LCD的背光模组的开发设计,以期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生产制造LCD。
按LCD显示影像的方式,在液晶层的背面设置一背光模组,使得背光模组所散发出的光线穿过该液晶层,朝向LCD的正面射出,以产生影像。目前较常被使用的背光模组为侧光式(Edge lighting)背光模组,如第1图所示,该背光模组包括一反射片10、一导光板11、二灯罩12a、12b及一罩体13,其中该反射片10的正面贴合在该导光板11的背面上,各该灯罩12a、12b内贴附有一层灯罩反射片121a、121b,且各该灯罩12a、12b内分别容置有两个灯套14及一灯管15,各该灯套14上设有一贯穿孔141,以套接该各灯管15的两端,该反射片10及该导光板11的两对应侧边分别被容置在该等灯罩12a、12b内,使得该反射片10、该导光板11及该等灯罩12a、12b能同时被收纳至该罩体13中,在该等灯管15被启动的状态下,自该等灯管15所发出的光线的一部分即进入该导光板11中,另一部份则被该等灯罩反射片121a、121b反射入该导光板11中,又,由于该导光板11的背面贴附有该反射片10,因此,绝大多数的光线均会朝向该导光板11的正面(第1图的上方)射出,并穿过液晶层(图中未示),如此,采用由该背光模组,就能使强度分布均匀的光线穿过液晶层,来显示影像。
然而,在已知背光模组中,请参阅图1所示,制造厂商为了生产该罩体13,必须冲压并凹折一整片金属片体,以形成该罩体13,如此,材料的使用量将相当惊人,使得制造厂商无法降低背光模组的生产成本,再者,在该反射片10、该导光板11及该等灯罩12a、12b被收纳至该罩体13中,且该等灯管15被启动的状态下,该等灯管15发光时所产生热能十分容易累积在该罩体13中,不仅令该导光板11因长期处于高温状态,而发生老化等情事,更使得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大幅下降,十分不理想。
因此,如何设计及制造出一种组合式背光模组,以降低背光模组的生产成本,并改善习知背光模组散热不佳的缺失,即成为人们探讨的一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组合式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背光模组的实施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组合式背光模组,包括一反射片、一导光板及两个框架,其中该反射片的正面贴合在该导光板的背面上,各该框架包括一灯罩边框及一止挡边框,该灯罩边框的一端与该止挡边框的一端垂直地相互连接(如:以螺丝锁合、雷射或点焊的方式连接,或以冲压方式使该灯罩边框与该止挡边框一体成形),各该灯罩边框的内侧分别凹设有一容置空间,各该容置空间的表面分别贴附有一层灯罩反射片,且各该容置空间内分别收纳有至少一灯管及复数个灯套,各该灯套上设有至少一贯穿孔,以供套接各该灯管的两端,各该止挡边框上分别沿纵向设有一止挡板,在其中一框架的灯罩边框及止挡边框的另一端,与另一框架的止挡边框及灯罩边框的另一端相连接的状态下,该导光板及该反射片的两条对应侧边紧密地贴靠在该等止挡板间,且该导光板与该反射片的另两条对应侧边被容置且限位在该等容置空间内。如此,制造厂商即不需生产习知背光模组的罩体,有效降低背光模组的材料成本,并能以冲压成形的方式,快速制造该等框架,以提升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世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世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37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冻地区混凝土施工方法
- 下一篇:等离子刻蚀机的高压线圈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