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式低压断路器的电子脱扣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83555.6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0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朱未东;江长生;陈咸;任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辉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132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低压 断路器 脱扣器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式低压断路器的电子脱扣器,尤其涉及安装该电子脱扣器的支架。
背景技术
低压断路器一般常用的有配电型、保护电动机型、带剩余电流保护型和电子式断路器。电子式低压断路器具有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短路瞬时及欠电压保护等功能,功能上比普通的热磁断路器更加全面,对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起到更可靠、更全面的保护;电子式低压断路器的各种功能皆依靠电子脱扣器来实现,电子脱扣器包括:互感器、电路板和执行元件以及固定和连接三者的支架,断路器每极都有一个互感器实时检测流过断路器的电流状况,互感器将大电流转化呈小电流信号输送至电路板,电路板根据用户设定好的指令处理信号,指示执行元件输出相应的动作和信号。
目前的电子式断路器的互感器一般直接定位到底座与之配合的限位槽中,从而在底座上有许多与互感器配合的限位装置,使底座复杂化;且互感器没有特别的保护,与断路器的主回路绝缘强度不够,在断路器大电流的情况下容易烧毁互感器以及引发相间短路;现有的接线方式是任一互感器都有引线连接至电路板,其中会一定数量的连接导线暴露在线路板支架外面,走线烦乱,且没有定位,导线容易在装配时被损坏且容易碰到断路器的主回路,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现有的电路板一般直接安装在电子脱扣器的支架内,没有可靠定位,且与主电路的绝缘强度不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电子式低压断路器的电子脱扣器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式低压断路器的电子脱扣器支架,安装简单、使用安全可靠且体积小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U型结构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至少两个呈“工”型结构的第三支架左右连接组成: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互感器支架的拼装式结构零件简单、装配可靠,能够轻松灵活地实现三极和四极断路器电子脱扣器装配要求。
2、互感器被完全包络在互感器支架中,与断路器主回路有足够的绝缘强度,保证互感器电气安全,完全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拆分图;
图2是图1结构爆炸图;
图中:11.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13第三支架;2.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互感器;5.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第一挡板2、第二挡板3、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和至少两个第三支架13组成,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分别固定设置于电子脱扣器支架的两侧,即连接在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和第三支架13的两侧,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由塑料材料注塑或其它加工方式形成。
第一支架11通过其凹槽与互感器4的外形轮廓相配以固定互感器4。第二支架12与第一支架11结构对称,结构特征与第一支架11上相对应的结构特征相同;第三支架13呈“工”型结构,在第三支架13“工”型结构侧壁内腔面上具有与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侧壁相对应的限位凹槽,第三支架13的顶壁和底壁上的凸台和凹槽分别与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上的顶壁、底壁上的凸台、凹槽相配,以凹凸结构的配合形式连接。
第一挡板2呈T形,第二挡板3与第一挡板2相对应配合,在第二挡板3上具有若干个固定凸台,用于通过螺钉将线路板5连接到第二挡板3上。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式为:互感器支架的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和至少两个第三支架13包络互感器4以左右拼装方式连结到一起,第一挡板2与互感器支架上的限位凹槽相配,以连接第一挡板2至互感器支架,第二挡板3与互感器支架上的限位凸台配合,以将第一挡板2连接至互感器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辉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辉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35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