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模制粒机的均料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82644.9 | 申请日: | 200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7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桑广伟;苗健;陈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N17/00 | 分类号: | A23N1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沈良菊 |
| 地址: | 22512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模制粒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粮食饲料机械中的环模制粒机,特别涉及环模制粒机的均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环模制粒机包括进料机构、喂料锥、前支撑板、环模和压辊,所述压辊固定在前支撑板上并设置于环模内侧,所述喂料锥的开口与环模内侧相适配,前支撑板上还设有刮刀。工作时,物料由喂料锥进入环模和压辊形成的制粒室内,环模动力轮带动环模旋转,压辊不转,通过环模的旋转和刮刀的作用,物料被带入环模和压辊的间歇中进行压制后,通过环模上的成型孔成型,成型颗粒由出料口排出,完成整个制粒过程。由于物料的流动性、物料自重、物料间的内摩擦力、刮刀的形状、角度等因素会使得物料料层厚度在环模内表面沿轴向分布不均匀,这样就造成环模在挤压制粒时因料层后不均引起轴向磨损不均,压辊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从而导致制粒机的产能下降以及挤压出的颗粒长短不均而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环模制粒机的均料装置,解决由于制粒室内环模与压辊之间的物料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环模和压辊沿轴向容易磨损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环模制粒机的均料装置,包括进料机构、喂料锥、前支撑板、环模、至少一个压辊,所述压辊固定在前支撑板上并设置于环模内侧,所述喂料锥的开口与环模内侧相适配,前支撑板上还设有刮刀,所述刮刀与压辊之间还设有均料机构,所述均料机构与前支撑板相连接,所述均料机构与环模的间隙大于压辊与环模之间的间隙。
工作时,物料由进料机构将其送入喂料锥内,旋转的喂料锥给进入的物料提供了足够的离心力,使物料紧贴喂料锥内表面一起转动,然后在刮刀的作用下送入环模内侧。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物料贴附在环模内表面,由均料机构将物料沿环模轴向均匀铺平,随后进入挤压区,经环模孔挤出实现制粒。由于在制粒室内设置了均料机构,可以将物料进入挤压区之前均匀摊布,从而减小了环模和压辊轴向磨损的不均匀性。由于环模和压辊轴向磨损降低,挤压出的颗粒长短相同,从而提高了颗粒料制粒后的外观品质;同时环模和压辊轴向磨损降低,提高了其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均料机构包括与前支撑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有均料辊,连接板上设有均料辊调节机构。由于增加了均料辊调节机构,可以根据进料机构进入环模物料量的多少或者物料特性的不同特性进行调节均料辊与环模之间的间隙,从而更好地实现不同状态下更加均匀的摊布物料。
所述均料机构不限于上述机构,还可以是摊布器或者其他可以将物料摊布开的机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左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均料辊调节机构示意图。
图4,图3中A-A视图。
图中:1、7刮刀,2、环模,3、均料辊,4、均料调节机构,5、压辊,6、前支撑板,,8、喂料锥,9、凸台,10、连接板,11、方轴,12、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环模制粒机的均料装置,包括进料机构、喂料锥8、前支撑板6、环模2、两个压辊5,两个压辊5均固定在前支撑板6上并设置于环模2内侧,喂料锥8的开口与环模2内侧相适配,前支撑板6上还设有刮刀1、7,刮刀1、7与两压辊之间还设有均料机构,均料机构与前支撑板6相连接,所述均料机构与环模2的间隙大于压辊5与环模2之间的间隙。所述均料机构包括与前支撑板6固定连接的连接板10,连接板10的一端连接有均料辊3,连接板10上设有均料辊调节机构4。
如图3、4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均料辊调节机构4包括与连接板10表面设有的凸台9,与均料辊3一端连接的连接板10上设有滑槽12,均料辊3轴端部为方轴11,方轴11与滑槽12相适配并且穿过滑槽12,固定于凸台9上的螺杆穿过方轴11的端部,所述螺杆上设有两个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分别从两侧压紧方轴11。该均料辊调节机构实现了均料辊与环模之间的间隙可调节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均料辊调节机构不限于上述技术方案,其他可以实现均料辊与环模之间的间隙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26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