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机毛辫子防打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2002.9 | 申请日: | 2009-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6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荣广生;刘卫东;宋北镇;杨振军;刘成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19/00 | 分类号: | E21B19/00;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23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机 辫子 防打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抽油机毛辫子悬绳器的辅助装置,具体而言是一种抽油机毛辫子防打扭装置。
背景技术
抽油机毛辫子是由钢丝绳制成的,在生产过程中,抽油杆柱的重量、油井油管内液柱的重量、井口回压、抽油杆柱与油管壁和深井泵的摩擦力及惯性、震动载荷共同作用于毛辫子而对它形成拉力。当此拉力大于毛辫子本身的扭绞拉伸力时,就会产生一个破扭力,造成两条毛辫子开始旋扭,致使悬绳器偏转,严重时甚至两条毛辫子绞扭在一起,毛辫子长期打扭会导致抽油杆断裂或松脱,光杆密封盘根磨损加快,增大深井泵的磨损,从而增大了生产成本,缩短了检泵周期,降低油井生产时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抽油机毛辫子防打扭装置,解决抽油机毛辫子防打扭问题,从而杜绝毛辫子打扭所带来的危害。
抽油机毛辫子防打扭装置,包括:上盘、护罩、压力轴承、下盘;其外形为圆柱体结构,圆柱形上盘上部设有圆柱形定位凸台,内部设有高度大于压力轴承厚度的环形空腔,沿轴向开有上“U”口;圆柱形下盘与上盘等径,上部设有与压力轴承等径的圆柱形压力凸台,内部设有拉力头孔腔,同样沿轴向开有下“U”口;自上而下上盘、压力轴承、下盘装配在一起,圆筒形护罩的中心孔穿过定位凸台将上盘、下盘罩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生产过程中,两条毛辫子能自行旋转,有效防止毛辫子打扭现象发生,从而避免抽油杆断裂或松脱,减少光杆密封盘根和深井泵的磨损,节约生产成本,延长检泵周期,提高油井生产时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上盘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图1中下盘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现场应用示意图。
附图中,1.上盘,1-1.定位凸台,1-2.轴承孔腔,1-3.上“U”口,2.护罩,3.压力轴承,4.下盘,4-1.压力凸台,4-2.拉力头孔腔,4-3.下“U”口5.抽油机毛辫子,6.拉力头,7.抽油机毛辫子防打扭装置,8.悬绳器,8-1.原拉力头孔腔,9.扶正器,10.方卡子,11.光杆。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做进一步阐述:
抽油机毛辫子防打扭装置,包括:上盘1、护罩2、压力轴承3、下盘4;其外形为圆柱体结构,圆柱形上盘1上部设有圆柱形定位凸台1-1,内部设有高度大于压力轴承3厚度的环形空腔1-2,沿轴向开有上“U”口1-3;圆柱形下盘4与上盘1等径,上部设有与压力轴承3等径的圆柱形压力凸台4-1,内部设有拉力头孔腔4-2,同样沿轴向开有下“U”口4-3;自上而下上盘1、压力轴承3、下盘4装配在一起,圆筒形护罩2的中心孔穿过定位凸台1-1将上盘1、下盘4罩住。
安装方法:首先卸掉抽油机负荷,把悬绳器8上托,使拉力头6漏出;其次,先把护罩2装上,依次安装上盘1、压力轴承3、下盘4,使拉力头6放进拉力头孔腔4-2;第三,慢慢使抽油机悬绳器8加上负荷,使定位凸台1-1进入原拉力头孔腔8-1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20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