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解调芯片时钟电路及具有所述电路的机顶盒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81779.3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3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石新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455 | 分类号: | H04N5/455;H04N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李升娟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调 芯片 时钟 电路 有所 机顶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字电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解调芯片时钟电路及具有所述电路的机顶盒。
背景技术
现有机顶盒都带有数字高频头及解调芯片,数字高频头接收数字电视高频信号,进行频道选择和中频信号放大,再由解调芯片进行解调,解调芯片需要系统提供一个工作时钟的输入。
现有电路由外部晶体或有源振来实现此时钟,参照图1,目前时钟电路由并联连接的晶体X5和电感R185以及与其串联的负载电容C35和C37构成,时钟电路的输出端与解调芯片的时钟输入引脚相连,从而为解调芯片提供工作时钟。上述时钟电路由于元器件较多,无形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增加了系统成本,也增加了电路板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需要单独使用时钟电路的解调芯片时钟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解调芯片时钟电路,包括带有时钟输出端的数字高频头及与该高频头相连的解调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输出端与所述解调芯片的时钟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时钟输出端与所述时钟输入端之间设有滤波电路。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时钟输出端与所述时钟输入端之间设有滤波电容。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数字高频头型号为BS2S7HZ630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解调芯片时钟电路通过将数字高频头的时钟输出脚直接与解调芯片的时钟输入脚相连,从而实现为解调芯片提供工作时钟,节省了外部的晶体有有源振,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电路可靠性,同时也节省了电路板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顶盒,该机顶盒内部不需要使用单独的时钟电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机顶盒,包括带有时钟输出端的数字高频头及与该高频头相连的解调芯片,其中,所述时钟输出端与所述解调芯片的时钟输入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机顶盒解调芯片的工作时钟直接由数字高频头PLL合成器的时钟提供,充分利用了系统自身的资源,降低了成本,节省了电路板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原解调芯片时钟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芯片时钟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顶盒实施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需要单独使用时钟电路的解调芯片时钟电路和具有该电路的机顶盒,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调芯片时钟电路。
如图2所示,图中只示出了数字高频头U16与解调芯片U10的部分连接电路图,其他未做改进之处对其予以省略。本实用新型数字高频头采用信号为BS2S7HZ6306,解调芯片型号为:AVL1108,数字高频头U16时钟输出端CLKout与解调芯片U10的时钟输入端PLL_REFCLK_XI相连,通过对内部程序设计,使得解调芯片的输入时钟与数字高频头的输出时钟一致。
为了防止干扰,在所述数字高频头的时钟输出端与所述解调芯片的时钟输入端之间设有滤波电容,滤波电容取值在几十NaF至几百NaF之间,滤波电容对信号新型滤波,使信号更加稳定,纹波更少。当然还可采用其他率波电路,此不赘述。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顶盒。
本实用新型机顶盒如图3所示,包括带有时钟输出端的数字高频头及与该高频头相连的解调芯片,所述时钟输出端与所述解调芯片的时钟输入端相连,机顶盒接收电视信号,经解调芯片解调后输出模拟音、视频信号供电视播放。
解调时钟电路与上面的描述相同,此不赘述。
本实用新型机顶盒降低了成本,节省了电路板的空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17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