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芯管和冷热界面分流隔条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1452.6 | 申请日: | 200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9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军;刘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爱军;刘永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健康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芯管 冷热 界面 分流 太阳能 空集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芯管和冷热界面分流隔条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属于新型太阳能热水器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应用技术中,虽然已经有“带有内插棒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专利”专利号为96204619.1,但内插棒的定位方式复杂,需要在真空集热管内壁上设置一圈凹缘,以固定内插棒的定位卡子……,工艺要求复杂,不适宜大批量的标准化生产,而且该内插棒皆在解决真空集热管中存水太多的问题,没有提出隔离真空集热管内的冷热水循环界面以及改进循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改进循环功能的带芯管和冷热界面分流隔条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内容之一,是在现有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中设置了略小于其内径尺寸的底端密闭,上端设有橡胶塞的芯管,并在芯管与真空集热管的间隙中,按照光照方向增设了划分冷热水循环界面的分隔条,由此产生三个优点:一是使真空集热管内的水量减少,增加了真空集热管的加热效率;二是通过冷热界面分流隔条,杜绝了冷热水在真空集热管内的自由混合,扩大了向阳面和背阴面的温差,提高了自然循环的动力;三是由于真空集热管内自然循环水流速度的加快,使生物胶体的生成和积淀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带芯管和冷热界面分流隔条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由真空管外层,真空管内层,芯管,冷热界面隔条,芯管上口胶塞,分流挡板和纵向限位柱组成,其中,真空管外层与真空管内层在管口处连接为一体,芯管与冷热界面隔条连接,芯管上口胶塞与芯管上口连接,分流挡板与芯管上口胶塞连接为一体,纵向限位柱与芯管下端连接。
所述的芯管为底端封闭的上端开口处塞有芯管上口胶塞的玻璃管状部件,沿着该芯管最大直径的外表面上,设有两条纵向平行排列的柔性材料制成的冷热界面隔条,该冷热界面隔条的最外端尺寸略大于真空集热管内径,塞入真空集热管内时为过盈配合,以获得芯管在真空集热管内定位的阻尼。
所述的分流挡板是连接于芯管上口胶塞的弯板状部件,该分流挡板的定位方向与芯管上的冷热界面隔条的设置方向平行或重合。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按照冷热界面分流隔条和分流挡板的正确方向,将装配好的带芯管和冷热界面分流隔条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安装到太阳能水箱内胆的硅胶密封圈内,当阳光加热真空集热管内壁时,处于向阳的热水分界面的水被加热后变轻上升,从分流挡板的热水一侧进入水箱,而处于冷水分界面的较低温度的水则从水箱的另一侧被吸入真空集热管底部的低压区,形成循环加热,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切面示意图。
其中:1、真空管外层,2、真空管内层,3、芯管,4、冷热界面隔条,5、芯管上口胶塞,6、分流挡板,7、纵向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构如图1图2所示,由真空管外层1,真空管内层2,芯管3,冷热界面隔条4,芯管上口胶塞5,分流挡板6和纵向限位柱7组成,其中,真空管外层1与真空管内层2在管口处连接为一体,芯管3与冷热界面隔条4连接,芯管上口胶塞5与芯管3上口连接,分流挡板6与芯管上口胶塞5连接为一体,纵向限位柱7与芯管3下端连接。使用时,按照冷热界面分流隔条和分流挡板的正确方向,将装配好的带芯管和冷热界面分流隔条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安装到太阳能水箱内胆的硅胶密封圈内,当阳光加热真空集热管内壁时,处于向阳的热水分界面的水被加热后变轻上升,从分流挡板的热水一侧进入水箱,而处于冷水分界面的较低温度的水则从水箱的另一侧被吸入真空集热管底部的低压区,形成循环加热,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爱军;刘永,未经张爱军;刘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14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距离传感器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能量色散辐射光谱测量系统中的堆积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