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秧机压秧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80680.1 | 申请日: | 200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5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礼;尹晴;杨宪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奥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秧机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秧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秧机压秧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水稻插秧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秧苗经育秧以后将秧苗放到插秧机的秧箱内,栽植臂的反复转动,实现取秧和插秧作业。目前公知的插秧机上,压秧杆通过支承轴固定在秧箱上,在安放秧苗时需要人工掰开压秧杆将苗放入到秧箱内,再依靠压秧杆本身的物理特性将秧苗压紧,这种压秧的结构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安放秧苗时特别麻烦,从而影响了插秧机的插秧效率,同时,由于压秧杆的只是依靠自身的物理特性将秧苗压紧,因此,压紧的效果就不够理想,有时可能会压的太紧,从而影响取秧作业,甚至可能出现伤苗,进而影响秧苗的成活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插秧机压秧调整装置,该压秧调整装置能够很方便的人工调整压秧杆压紧或松开秧苗,便于秧苗的快速安放,同时也避免伤害秧苗,提高了插秧机的插秧效率和插秧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插秧机压秧调整装置,包括:压秧杆机构,所述压秧杆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秧箱上的转动杆以及固定于所述转动杆上的压秧杆;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安装于所述压秧杆机构与秧箱之间,用于调整所述压秧杆压紧或松开所述秧箱内的秧苗。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固定于所述压秧杆机构上;支座,所述支座固定于所述秧箱上,所述支座上铰接有操控手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分别铰接于所述连接架和操控手柄上,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铰接于所述操控手柄上;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滑动安装于所述连接件内,所述第一连杆上端设有位于所述连接件内的上限位件和位于所述连接件外的下限位件;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下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架铰接;滑座,所述滑座固定于所述秧箱上且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铰接的铰接轴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装于所述第一连杆上并位于所述上限位件与连接件之间。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转动杆与秧箱之间安装有扭转弹簧,用于使压秧杆松开迅速。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由于插秧机压秧调整装置,包括:压秧杆机构,所述压秧杆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秧箱上的转动杆以及固定于所述转动杆上的压秧杆;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安装于所述压秧杆机构与秧箱之间,用于调整所述压秧杆压紧或松开所述秧箱内的秧苗,因此当需要安放秧苗时就可以通过调整机构来调整压秧杆机构转动,使压秧杆向外转动张开一个角度,便于秧苗的安放,当秧苗安放好后,又通过调整机构调整压秧杆机构反方向转动,使压秧杆压住所述秧苗,这样插秧机就能够很方便的人工调整压秧杆压紧或松开,便于秧苗的快速安放,也避免在安放时伤害秧苗,提高了插秧机的插秧效率和插秧质量。
又由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固定于所述压秧杆机构上;支座,所述支座固定于所述秧箱上,所述支座上铰接有操控手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分别铰接于所述连接架和操控手柄上,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铰接于所述操控手柄上;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滑动安装于所述连接件内,所述第一连杆上端设有位于所述连接件内的上限位件和位于所述连接件外的下限位件;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下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架铰接;滑座,所述滑座固定于所述秧箱上且设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铰接的铰接轴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因此当需要安放秧苗时,向下推动操控手柄,由于第一连杆的下限位件作用,连接件顶着第一连杆向下运动,第一连杆又与第二连杆铰接,铰接轴在滑槽内向下滑动,从而第二连杆向下运动并顶着连接架向外转动,从而使压秧杆就向外转动张开一个角度,便于秧苗安放;当秧苗安放好以后,向上推动操控手柄,铰接在操控手柄上的连接件向上运动,在第一连杆的上限位件的限位下,连接件拉着第一连杆向上运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接铰接的铰轴在滑槽内向上滑动,进而第二连杆拉着连接架向内转动,从而带动压秧杆向内转动一定角度压住秧苗,当继续向上推动操控手柄,使操控手柄转过转动死点,这样操控手柄形成类似自锁的情况而无法回转,这时压秧杆的角度就固定不变也就不会再向外转动,从而达到稳定压秧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奥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奥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06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形链式秸秆切割器
- 下一篇:矿物填充式阻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