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瘢痕注射助推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0129.7 | 申请日: | 200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1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毕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艳 |
主分类号: | A61M5/20 | 分类号: | A61M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莱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瘢痕 注射 助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瘢痕注射助推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注射器一般由针头、针筒、针栓组成,进行肌肉注射时的压力来自拇指对针栓的推力,正常的肌肉注射,一般不会遇到推动针栓困难的问题,但对某些特殊部位进行肌肉注射,如需对瘢痕结缔组织进行肌肉注射,由于肌肉组织坚硬,用普通注射器注射时,很难推动针栓前进,肌肉注射难以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的瘢痕注射助推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瘢痕注射助推器由套筒、支撑杆、挤压板、伸缩式气囊、底板组成,圆形底板上面垂直连有相互对称的的上面分别设有滑套的支撑杆,滑套之间连有挤压板,挤压板和底板之间连有伸缩式气囊,伸缩式气囊与底板上面固定的进气管相通;两个支撑杆上端之间连接固定着内径与针筒外径相适应的套筒,套筒前端面中心处设有通孔。
使用时,把注射器针筒套装在套筒内,针筒前端的针头穿过通孔露在外面,将抽拉出的针栓末端顶在挤压板上后即可对伸缩式气囊进行充气,伸缩式气囊便通过挤压板对针栓进行挤压,从而完成注射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利用气压作动力进行注射,实现了注射的机械化操作,通过控制伸缩式气囊的进气量和进气速度,便可控制注射速度和时间,可大大减少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可适用于不同条件下的注射,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该瘢痕注射助推器由套筒1、支撑杆2、挤压板3、伸缩式气囊4、底板5组成,圆形底板5上面垂直连有相互对称的的上面分别设有滑套6的支撑杆2,滑套6之间连有挤压板3,挤压板3和底板5之间连有伸缩式气囊4,伸缩式气囊4与底板5上面固定的进气管7相通;两个支撑杆2上端之间连接固定着内径与针筒外径相适应的套筒1,套筒1前端面中心处设有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艳,未经李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01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