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闭式真空预拌混凝土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79405.8 | 申请日: | 200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4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孟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孟儒 |
主分类号: | B28C5/46 | 分类号: | B28C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式 真空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闭式真空预拌混凝土机,尤其涉及一种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可防止空气与二氧化碳渗入于混凝土内部的创新型态设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预拌混凝土机由于长时间的搅拌,因此其不可避免的拌入大量空气及二氧化碳,虽然预拌混凝土机的使用能增加工程的效率,但因产生气泡而无法增加混凝土的质量,且当预拌混凝土机(车)在交通堵塞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容易渗入于混凝土内部,因此混凝土容易在路途中便产生凝固,其后果轻者浪费混凝土等原料或使凝固后的混凝土难以清除,重者若不察而继续使用该混凝土则使大楼的施工质量堪忧。
是以,针对上述现有预拌混凝土机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还有待于开发一种可防止过量的二氧化碳渗入于混凝土内部的创新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密闭式真空预拌混凝土机,其所欲解决的问题点是针对现有预拌混凝土机所存在的搅拌筒在自转搅拌时容易拌入大量空气的缺点,及达到避免预拌混凝土在运送路途中便产生凝固的情形,且进而增进预拌混凝土的质量者;
而其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主要是通过一混凝土搅拌筒的内壁面是连设有用以螺旋卸出该混凝土的螺旋片,且该混凝土搅拌筒相对外界一侧是设有气密门,而该气密门对应驱转轴中心是枢设有一气密轴承,其中该气密轴承中心是穿设有一连通外界的排气管,令该排气管于外界一端处是连组导通一抽气机;
藉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利用密闭式与抽真空方式,进以防止混凝土在预拌过程与二氧化碳接触而凝结,同时因为搅拌筒在自转时抽真空使混凝土与水中的溶气量降至最低,使得水泥中的气体空腔降低,进而增加混凝土的致密度与强度,混凝土强度增加则可减少使用量,对于现代高楼建筑的成本降低与质量提升有极大的帮助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密闭式真空预拌混凝土机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闭式真空预拌混凝土机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第2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密闭式真空预拌混凝土机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取的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密闭式真空预拌混凝土机的第一实施例,该密闭式真空预拌混凝土机包含:
一混凝土搅拌筒(10),该混凝土搅拌筒(10)呈斜倾状并旋转承载于一车体(40)后侧,其中该混凝土搅拌筒(10)内部形成有一容室(11),且该容室(11)内部填入有混凝土(20),而该混凝土搅拌筒(10)的内壁(18)面连设有一用以螺旋卸出该混凝土的螺旋片(19),用以当该车体(40)到达倾卸工作区时,通过混凝土搅拌筒(10)连续自转以螺转螺旋片(19),并使混凝土(20)驱离出混凝土搅拌筒(10),而达螺旋式排卸出混凝土(20)至外部的目的;
继而,该容室(11)的开口端组设有一气密门(12),在该气密门(12)预定位置设有一进气开关(14),且在该气密门(12)中心处枢设有一轴承(13),其中在该轴承(13)中心处密闭穿设有一排气管(17),而且该排气管(17)连通于一抽气机(16),通过轴承(13)的作用可使排气管(17)不随搅拌筒(10)转动时而跟随着转动,其中该抽气机(16)用以抽吸该混凝土搅拌筒(10)内部的气体,以使该混凝土搅拌筒(10)内呈密闭真空状态;
当使用者欲使用该抽气机(16)以抽吸该混凝土搅拌筒(10)内部的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时,需先关闭该进气开关(14),以使该排气管(17)得以将该容室(11)内的气体抽出,以使该混凝土搅拌筒(10)内呈密闭真空状态,继而欲使该混凝土搅拌筒(10)内部的混凝土(20)利于作倾倒使用时,则需再开启该进气开关(14),以利于混凝土的倾倒使用;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利用密闭式与抽真空方式以防止混凝土(20)在预拌过程与过量二氧化碳接触而凝结,且抽成真空状的该混凝土搅拌筒(10)将使得预拌混凝土内部水份的溶气量降到最低程度,且使得该预拌混凝土(20)在真空状态下搅拌不会拌入气泡,进而增加混凝土(20)的致密度与强度,且可减少混凝土(20)的使用量,对于现代高楼建筑的成本降低与质量提升有极大的帮助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孟儒,未经吴孟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94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斜胶轮胎模具
- 下一篇:螺旋面曲面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