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9251.2 | 申请日: | 2009-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3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洪灿淙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灿淙 |
主分类号: | F25B43/02 | 分类号: | F25B4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锐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李涛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分离器,特指装设于空调装置的冷媒管路上,用于分离冷媒所含油份者。
背景技术
空调装置一般具有一压缩机,其用以压缩冷媒使其呈高温高压之气态状,压缩后的冷媒并透过一冷媒管输送至冷凝器、膨胀阀及蒸发器,其中该压缩机为保持运转顺畅而使用有润滑油,然而该润滑油容易在压缩过程中混入于冷媒中,且随着冷媒进入并附着于冷凝器及蒸发器内,造成其热交换效率衰退,因此在自压缩机流出的冷媒一般会先流经一油分离器,以此过滤油份;
现有技术的油分离器,如图3、图4所示,其具有一中空筒体(40),筒体上、下端分别形成有一开口(41)(42),且筒体(40)内部设有一挡板(43),该挡板(43)上形成有数个通孔(431),另筒体下端的开口(41)连接有一入流管(44)及一回流管(45),其中该入流管(44)的一端是进入筒体(40)内且该端的开口朝向于挡板(43)。
上述油分离器使用时,是设置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的冷媒管上,其入流管(44)是与连接压缩机之冷媒管相连接,筒体(40)上端的开口(41)是与连接冷凝器的冷媒管相连接,而该回流管(45)是连接至压缩机,如此,当含有油份的冷媒自压缩机经由冷媒管及入流管(44)进入筒体(40)内部时,会先喷附于挡板(43)上,此时油份会附着于挡板(43)上并且逐渐聚集后滴落于筒体(40)底部,再经由回流管(45)回流至压缩机内,而冷媒随后可通过挡板(43)上的通孔(431)并经由筒体(40)上端的开口(41)流向冷凝器。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的油分离器在使用时仍有部分油份会随气态的冷媒直接通过挡板(43)的通孔(431),因此分离效果不佳,此外,经分离后的油份中可能含有杂质,该些杂质将堵塞于回流管(45)内,使油份无法回流,如此压缩机内的可用的润滑油量将逐渐减少,长期使用下便可能造成压缩机内部零件磨耗而损毁。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油分离器,其分离效果不佳且油份无法顺利回流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是进一步增设分离油份及过滤杂质的网层,以此来提升分离效果及过滤杂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使用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油分离器,其包含有:
一筒体,其呈中空,两端分别形成有一上开口及一下开口,筒体内依序间隔设有至少一上滤网、一挡板、一导流板及一下滤网,该上滤网、挡板、导流板及下滤网的周缘是连接在筒体内壁,该挡板上形成有数个通孔,该导流板上形成有至少一开孔;
一入流管,其一端自筒体的下开口进入筒体内,且依序贯穿下滤网及导流板,该端的开口且朝向所述挡板上未设有通孔处;
一回流管,其一端连接于筒体的下开口。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是在挡板的上侧进一步增设至少一层上滤网,如此当冷媒通过滤网时油份将可附着于上滤网上,是以分离效果较现有技术的油分离器良好,此外,这些分离后的油份凝聚后会滴落于导流板上,再经由开孔流至下滤网,过滤掉杂质后才流入回流管,通过本实用新型亦可解决现有技术的油分离器使用时杂质堵塞回流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分离器的立体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分离器的剖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分离器的立体透视图。
图4为现有技术油分离器的剖视图。
附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筒体 (11)上开口
(12)下开口 (13)(14)上滤网
(15)挡板 (151)通孔
(16)导流板 (161)开孔
(17)下滤网
(20)入流管
(30)回流管
(40)筒体 (41)(42)开口
(43)挡板 (431)通孔
(44)入流管 (45)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的油分离器,其包含有一筒体(10)、一入流管(20)以及一回流管(30),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灿淙,未经洪灿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9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冰机的碎冰装置
- 下一篇:带外置镜面的真空集热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