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回收功能的气体输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78803.8 | 申请日: | 2009-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7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兴基 |
| 主分类号: | A61L2/20 | 分类号: | A61L2/20;A61L9/015;A61L10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功能 气体 输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可回收的气体输出装置,其于臭氧产生管一端装设有一锥状的输出装置,而能使气体流速加快并降低管内压力,达到将高浓度的臭氧吸出的目的。
背景技术
臭氧主要具有杀菌、除臭及消毒等的功能,传统都是制成较大的臭氧产生器,虽已能达使用的目的,然因传统的臭氧产生器,将产生的臭氧全部吹出,并无回收装置,而都混合于空气中,反而产生污染。且对于一些小型使用,如宠物皮毛处理,根本无需使用大型的臭氧产生器,但小型臭氧产生器,因臭氧管的口径较小,所述风扇的吹出风量,很难大量由臭氧管口内吹入,并送出高浓度的臭氧。不仅杀菌、消毒的功能受限,且除臭的目的亦大打折扣,尤其所述吹出的臭氧完全无回收装置,多余的臭氧都分散混合于空气中,反而造成污染,显然并不实用、方便。
创作人因鉴于饲养宠物的风气愈来愈盛,且若对于宠物的皮毛缺乏梳理,则不仅脏污容易产生恶臭,尤其容易滋生细菌及螨虫,而传统的臭氧产生装置又不符合所需,于是乃萌发改革的决心,并配合本身的专业及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终于在历经数次的试验、修正与改进后,首创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具回收功能的气体输出装置,主要由壳体、臭氧产生管、电子驱动器、风扇及可产生低压的锥形输出装置所组成。其中所述壳体是中空并设有一隔板,一端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气口,位于气口外则可套设任意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可为刷头或其他不同功能的设计,并能随意更换。至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一臭氧产生管,且于管内设有电极棒,并与电子驱动装置导通,而所述臭氧产生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风扇。当启动时,通过电子驱动装置使臭氧产生管不断制造臭氧,并利用风扇将风量吹入输出装置,因输出装置是锥状设计,所以由输出装置的大开口进入的气体,要由小开口输出时,流速会加快并快速流出,而产生低压效应,此时空气会自动从另一端进入,即能将臭氧产生管内的臭气吸出。尤其所述连接头罩合使用时,多余的臭氧会由隔板的另一端回收,再循环由风扇吹入输出装置,使臭氧不致外泄,且能吹出高浓度的臭氧,达到杀菌、除臭或消毒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回收功能的气体输出装置,主要由壳体及连接头所组成,所述壳体内并设有臭氧产生管与风扇,所述臭氧产生管内设置有电极棒,所述电极棒并连接于电子驱动器,所述臭氧产生器末端处套置入一锥状的输出装置,当所述风扇吹出的风量由所述输出装置的大开口吹入,而由所述输出装置的小开口输出时,流速会加快并加速流出,而产生低压效应,将所述臭氧产生管内的臭氧吸出。
实施时,所述臭氧产生管的前端设有滤网。
实施时,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使所述壳体内分成两个容室,且具有臭氧产生管的容室输出臭氧时,会由另一容室回流到风扇后端供循环吹出。
实施时,所述连接头具有一套合端与所述壳体连结,并具有一罩合端,位于罩合端内设有底环且开有导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回收功能的气体输出装置,其于臭氧产生管一端装设有一锥状的输出装置,而能使气体流速加快并降低管内压力,达到将高浓度的臭氧吸出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连接头的侧视图;
图4是结合连接头的侧视图;
图5是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6是输出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壳体-1;隔板-10;容室-101、102;电源开关-11;气口-110;电子驱动器-12;臭氧产生管-13;过滤网-130;电极棒-131;风扇-14;输出装置-15;大开口-151;小开口-152;连接头-16;套合端-161;罩合端-162;底环-163;导孔-164。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当启动电源开关11时,带动电子驱动器12运转,此时位于臭氧产生管13内的电极棒不断产生臭氧,然后经由风扇14吹出,利用输出装置15可有效将臭氧由臭氧产生管13吸出,并送出连接头16外,而能供使用17,达到杀菌、除臭或消毒等功能,且送出的臭氧,通过连接头16罩合,可防止外泄至空气中,并利用风扇14运转动作而能将臭氧循环回收18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兴基,未经张兴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88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内科护理医师听诊硝普钠滴速的胶管
- 下一篇:生理盐水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