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式抽油泵泵下定压滑套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78211.6 | 申请日: | 200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2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姜初隽;吴国辉;宋志强;张秀英;董方平;薛文礼;李多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 |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F04B4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汤琦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泵 下定 压滑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抽油井井下作业的井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带压下管式抽油泵井下作业过程中,如果不采取油管堵塞工艺封堵泵管,井内流体将在井底压力作用下沿泵管喷出地表,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现有的油井带压作业泵管堵塞工艺是采取拆除原泵固定阀座和阀球,在泵下安装一个特制的弹簧式双向止回球座的办法来密封泵管柱。弹簧式双向止回球座存在三方面不足:
1、需要改变原泵结构。将原泵固定阀座和阀球拆除后才可以安装弹簧式双向止回球座,容易使泵管柱试压不合格;
2、阀球不易落到下阀座。下泵时弹簧式双向止回球座的阀球依靠三个弹簧爪支撑,位于上阀座可密封井内压力;完井后需将弹簧式双向止回球座的阀球通过油管施压打到下阀座上,解除泵管密封,使管式泵处于工作状态,但在油管施压过程中,弹簧支撑爪对阀球可能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支撑力,使阀球不能落到下阀座上,解除不了泵管密封,因而管式泵不能处于工作状态;
3、加工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带压下管式抽油泵过程中在不改变泵体和泵管柱结构情况下可以实现泵管封堵、保证油井带压作业安全、环保的管式抽油泵泵下定压滑套。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此种管式抽油泵泵下定压滑套由滑套、支撑连杆、“O”形密封圈、定压剪断销钉和滑套体组成,其结构、组装关系如下:滑套内设有滑套体,二者通过定压剪断销钉连接固定;滑套体上方通过内螺纹接装有支撑连杆,圆柱面上、下凹槽内分别装有“O”形密封圈。井下作业时,在滑套体表面均匀地涂抹润滑指,将带有支撑连杆和“O”形密封圈的滑套体按方向装入滑套内的限位台肩位置,上紧定压剪断销钉;将支撑连杆朝向管式泵方向连接滑套与管式泵下压紧接头,并旋转支撑连杆调整其长度,使之刚好将管式泵固定阀球支撑到固定阀罩下平面;按施工设计带压依次下入丝堵、沉砂管和筛管等泵下尾管管柱,将尾管管柱与滑套连接后下入泵管柱至设计位置;按设计下入抽油杆,带柱塞进入泵筒,调防冲距后将柱塞起出泵筒,油管施压至定压剪断销钉压力以上,将其剪断,滑套体失去固定,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落入泵下尾管内,使其失去密封性能,滑套体在下落过程中管式泵的固定阀球下跟随落到固定阀座上,使管式泵处于工作状态,下抽油杆,使柱塞进入泵筒,油井即可投入抽油生产。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体积小,易于加工,操作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利用它可以达到管式抽油泵带压井下作业安全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加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滑套1、支撑连杆2、“O”形密封圈3、定压剪断销钉4、滑套体5组成。其中,滑套1为一上、下端分别带有27/8”TBG公扣的圆筒体,其中部沿周向均布有2-4个内侧加工有台肩的销钉孔。支撑连杆2为一下端带与滑套体5连接用公扣的圆杆体,其上端顶面加工为凹面,用以支撑管式泵固定阀球至固定阀罩下平面,建立压力传递通道。定压剪断销钉4内侧前端设有台肩,与滑套上的销钉孔相配合。滑套体5为表面设有上、中、下三个凹槽的圆柱体,分别用于装密封圈和与销钉相配使用,顶面设有与支撑连杆连接用内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82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站导向滑块
- 下一篇:一体式外壳油压泵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