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拔罐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8111.3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3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吕锦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锦章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李稚婷 |
地址: | 3213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拔罐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理疗的医疗保健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负压刺激人体穴位治疗疾病的拔罐。
背景技术
在传统中医理疗中,用拔火罐的方法治疗头疼、风湿病、关节炎、腰背痛、扭伤等疾病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物容易灼伤皮肤,罐内负压的大小难以控制,负压过大容易损伤皮肤,负压过小治疗效果不好,甚至需要进行第二次操作。为此,人们在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真空拔罐器,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274608A中公开的穴位拔罐器,解决了拔火罐容易灼伤皮肤、负压大小难以控制的弊病,但是,由于其通过套在活塞锥端的胶堵顶堵罐体阀口来实现气体密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胶堵脱落而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真空拔罐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全可靠、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真空拔罐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真空拔罐器,包括罐体,在罐体的顶部设有单向通气阀,所述单向通气阀包括阀座和阀杆,其中阀座与罐体连为一体,阀座的底部为平面,底部中央开有阀口;阀杆插于阀座内,位于阀口之上,其特征在于:阀杆的顶部为一圆锥体,在阀座内、阀口之上装有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形密封垫,阀杆的顶部圆锥体顶堵环形密封垫的中心通孔实现密封;阀杆上部与阀座之间套有挡圈。
上述真空拔罐器中,阀杆顶部圆锥体的尖端插入环形密封垫的中心通孔中,通过圆椎体侧面与环形密封垫紧密接触实现密封。所述环形密封垫通常是一个橡胶垫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锥体的锥底直径大于与之连接的阀杆部分的直径,形成一圈凸缘,所述挡圈的内径大于阀杆上部的直径,而小于圆锥体的锥底直径,这样就可以通过挡圈与圆锥体形成的凸缘的配合,防止阀杆在抽真空过程中被拉出阀座。
进一步的,阀杆的后端设有球柄,这样在需要解除真空、清洗器械或更换密封垫时,可以很方便地手持球柄将阀杆连通挡圈一块拔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拔罐器结构简单合理,通过阀杆的圆锥体顶部与环形密封垫的配合实现密封,气密性好;而且环形密封垫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脱出,安全可靠,更换方便,从而延长了拔罐器的使用寿命;阀杆后端球柄和挡圈的设计便于密封垫、阀杆装入阀座及取出,使得整个单向通气阀的安装、拆卸、清洗更为简单和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真空拔罐器包括罐体1、阀座2、环形密封垫4、阀杆5和挡圈6,其中阀座2、环形密封垫4、阀杆5和挡圈6构成一个单向通气阀。阀座2设置在罐体1的顶部,阀座2的底面为平面,其中央开有阀口3。阀杆5插于阀座2内,位于阀口3之上,环形密封垫4装于阀座2内、阀口3之上和阀杆5之下,环形密封垫4与阀座2底部紧密结合。该环形密封垫4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垫圈。阀杆5的顶部为圆锥体7,圆锥体7顶堵环形密封垫4的中心通孔实现密封。阀杆5的上部与阀座2之间套有挡圈6。阀杆5顶部的圆锥体7的锥底直径大于与之连接的阀杆部分的直径,挡圈6的内径大于阀杆5上部的直径,而小于圆锥体7的锥底直径,这样圆锥体7突出阀杆5侧面的凸缘卡在挡圈6之下,防止阀杆2在抽真空过程中脱出阀座2。阀杆5后端设有球柄8,手持球柄8可以轻松方便地将阀杆5和挡圈6一块拔出,利用解除罐体内真空、清洗器械或更换密封垫。
以上描述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范围内,还可以基于现有技术对本实用新型做若干变形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视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锦章,未经吕锦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81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