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油井单井计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78005.5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8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周光辉;姚俊华;周清平;王大千;李殿生;杜成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曼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107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油井 计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井单井计量装置,是一种可以移动的低含气量油井的油-气-水三相质量流量计量装置。
背景技术
油井单井产量计量能为掌握油井动态和科学制定生产措施提供依据。常规油井产量计量主要采用有四种方法:两相分离玻璃管量油、两相分离仪表量油、三相分离仪表量油或油气水不分离计量。玻璃管量油是普遍采用的传统计量方法。其装备简单、投资少;无法实现连续量油,系统误差大;两相分离仪表计量实现了连续量油;不足是质量流量计受安装、结蜡和气体含量等因素的影响,计量精度不稳定;三相分离计量装置适于高含水期和特高含水期的油井计量,所需设备和仪表多、流程复杂、操作难度大、维护费用高;油气水不分离计量占地面积小,但单阶段测量精度和适应性可靠性难以达到生产使用的要求。
各油田地面系统改造后,油井采用了多种流程形式:如:①掺输带冷输流程;②冷输带掺输流程;③大环掺输带冷输;④小环掺输带冷输;⑤小环掺输;⑥小串冷输流程;⑦支状冷输流程等七种多井串联流程。流程的复杂性给准确计量单井动态数据带来难度;给单井分产、排查出功不出力的生产井带来很大困难;要完成常规计量工作也需要部分停井计量排查,严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时率和原油生产。
在油井单井计量中,有三个因素严重影响油井计量的准确度:
第一是气体的影响:多数计量装置是将气液分离后分别计量,采用的设备有气液分离器、气体流量计和液体流量计,不仅设备投资高,所需设备和仪表多、流程复杂、管理操作难度大,维护费用高,而且体积庞大,不适合作为移动装置使用,并且这种气液分离改变了流体的实际流态,会引起油井产量的变化,因此计量的数据会与真实产量存在一定的偏差.
第二是油井流量及压力波动较大,导致流量计计量不准:在多数油井生产过程中,存在油井流量波动和压力波动问题,特别是抽油机井,这一现象十分明显,随着抽油机的上下冲程,产量和压力均成波浪状态,特别是抽油泵充满系数低的井,呈不规则的波浪状态,这给计量造成很大误差。多数流量计,特别是质量流量计,要求压力和流量呈稳定状态。波动越大,误差越高。
第三是流体倒流问题:在抽油机井的下冲程中,由于抽油杆的盘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磨擦而磨损,密封性下降,导致进入井口装置的流体随抽油杆下冲程产生倒流,引起计量结果失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油井单井计量装置,实现直接测量单井产出液流体质量,不影响同一集输环上的油井的正常生产,满足油井计量标准对计量精度要求;被测的油井生产数据可直接显示,并具备可储存性;现场应用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环保,满足油田开发管理需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移动式单井计量装置,主要由止回阀、缓冲罐、压力表、流量计、流量计数据显示控制仪、移动小车、阀门和管线组成,在缓冲罐的底部固定有排污阀门,在缓冲罐的顶部固定有阀门和压力表。其特征在于:在移动小车的上部固定有缓冲罐和流量计,在缓冲罐出口与流量计的入口之间有管线连接。缓冲罐的入口连接有止回阀和阀门,入口管线连接缓冲罐的入口阀门。单井的采出液能通过入口管线、止回阀和阀门进入到缓冲罐内。在流量计的出口端连接有阀门,流量计出口端阀门连接有出口管线。流量计连接有流量计数据显示控制仪。缓冲罐内的采出液能流入流量计,并通过流量计进行检测记录单井流量。
装置在每口井测量前,均需要在流量计内充满液体的静止状态下调零,因此在入口管线与出口管线之间连接有旁通管线,装置调零时关闭入口管线与出口管线上的阀门,而开启旁通管线的阀门,油井流体走旁通管线。
为了方便快速安装的需要,在入口管线的另一端连接有快速接头;在出口管线的另一端连接有快速接头。采用快速接头与配套的保温管线快速连接,节约安装时间。
在移动小车上有空气压缩机,每次单井测量完毕后,能将流量计内流体吹扫干净,以免流体在装置内凝固、结蜡,影响下次测量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曼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恩曼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80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下采煤支柱的竹制垫板
- 下一篇:节能液压抽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