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传动浮选槽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77994.6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2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湘清;张建强;陈占华;陈兴华;马俊伟;周杰强;郭鑫;闫琨;胡秋云;李花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24 | 分类号: | B03D1/24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10008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动 浮选 | ||
技术领域
一种无传动浮选槽,涉及一种矿物颗粒物料分选的装置。
背景技术
浮选是一个矿化矿浆在浮选环境中疏水性矿物与亲水性矿物分离的过程。浮选环境因矿化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浮选设备主要包括有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和无机械搅拌式浮选机。
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的发展在国内外已有很多年历史,技术趋于成熟。但其固有的缺点显而易见,例如:能耗高、占地面积大等。
无机械搅拌式浮选机最典型的是浮选柱,同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相比,浮选柱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占地小、维修方便、操作容易等优点。传统浮选柱大多采用逆流矿化方式,为了保证气泡矿化的充分进行,浮选柱的柱体一般有7~8米的高度,有的甚至更高。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传动浮选槽”,申请号为:200810240019.8。该浮选槽通过给料泵经矿化装置给入槽体内,疏水性矿物随气泡上升由泡沫收集槽排出,亲水矿物由底流管排出。但是在设备大型化中却无法很好实现。①大型浮选槽体泡沫溢流槽直径大,泡沫单点收集需要较大坡度,这要求槽体较高的槽体高度。②大型浮选槽体泡沫溢流槽直径大,槽体中心与溢流堰距离远,影响中心泡沫的溢出。③大型浮选槽体直径大,槽体下部椎体倾斜度小,矿浆容易在锥形槽体上沉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就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量大、耗能低,分选效率高、分选效果好的无传动浮选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传动浮选槽,其结构包括槽体、泡沫收集槽、泡沫收集管、中矿收集槽、中矿排出孔,底流排出孔、槽体支撑、其特征在于其结构还包括:
泡沫疏导槽-该疏导槽设置于浮选槽体内上部的低端与泡沫收集槽底相通的条形斜槽;
防堵充气管-该充气管为设置于槽体的锥形槽底侧壁上的通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传动浮选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疏导槽为数条低端与泡沫收集槽底相通、高端无传动浮选槽槽体内相交的呈放射排列的斜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传动浮选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疏导槽为数条低端与泡沫收集槽底相通、高端无传动浮选槽槽体内两两相交的,平行排列的斜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传动浮选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疏导槽为6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传动浮选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疏导槽与水平的夹角度为6°-3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传动浮选槽,由于设置了泡沫疏导槽和防堵充气管,有效提高浮选泡沫的溢出速度;泡沫疏导槽有利于泡沫进入下一步作业;防堵充气管通入高压气体防止了内外两椎体间夹层堵塞;可以有效降低浮选槽的高度低,占用空间少。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传动浮选槽,单台设备体积大,处理物料的数量大,分选效率高,节约用地,生产过程稳定且易于控制。能够很好回收各个不同粒级铝土矿物,满足铝土矿浮选脱硅的铝硅分离过程,适应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泡沫疏导槽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的泡沫疏导槽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无传动浮选槽,其结构包括槽体1、泡沫收集槽2、泡沫收集管4、中矿收集槽、中矿排出孔6,底流排出孔7、槽体支撑8、其结构还包括:泡沫疏导槽3-该疏导槽设置于浮选槽体内上部的低端与泡沫收集槽底相通的条形斜槽;防堵充气管9-该充气管为设置于槽体的锥形槽底侧壁上的通管;泡沫疏导槽为数条低端与泡沫收集槽底相通、高端无传动浮选槽槽体内相交的呈放射排列的斜槽,或为高端无传动浮选槽槽体内两两相交的,平行排列的斜槽;泡沫疏导槽可设为6条泡沫疏导槽与水平的夹角度为6°-30°。
操作时,矿化矿浆进入槽体后,疏水性矿物随气泡上升至槽体上部;槽体边缘处的泡沫越过槽体进入泡沫收集槽,槽体上部中心处泡沫与边缘距离远,故中心处泡沫首先进入扇形(矩形)泡沫疏导槽,通过疏导槽进入泡沫收集槽,各个泡沫收集槽所收集泡沫通过其下部泡沫收集管进入下一步作业;亲水性矿物进过多次矿化后仍无法随气泡上浮,经底流口排出;空气通过防堵充气管按时将部分下沉至槽体锥形内壁亲水性矿物吹走,防止沉积层过厚,堵塞夹层。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79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抑菌环保面料
- 下一篇:配合夹具使用的钮扣钳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