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腔式消毒液喷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7708.6 | 申请日: | 200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7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高源;刘迎春;白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欧凯纳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7/04 | 分类号: | B05B7/04;B05B11/02;A61L2/18;A61L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胡小永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腔式 消毒液 喷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腔式消毒液喷壶,特别是涉及一种平时需要分装、而使用时需要混合的双腔式消毒液喷壶。
背景技术
二氧化氯是目前公认的一种高效、低毒、快速、广谱的第四代新型杀菌消毒剂,以极强的杀菌力、不致癌、无二次污染的特性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1级消毒剂。经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和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食品保鲜、加工、饮用水的消毒、杀菌、除臭以及工业、农业及医疗卫生中。因其对细菌、真菌、病毒、芽孢有100%的杀菌率,国外已广泛用于医用消毒,尤其在口腔领域的消毒,但在我国还未推广应用。限制二氧化氯应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水溶液不稳定,受热或遇光易分解,常温下只能保存8小时,很难长期储存。市场上所有的二氧化氯消毒剂产品其实都是二氧化氯前体,必须经过活化,现做现用。目前,液体二氧化氯消毒剂一般都是采用两个包装瓶来包装,一个包装瓶中储存二氧化氯前体,另一个包装瓶中储存活化剂,使用时需将两个包装瓶中的试剂按比例倒入一个容器中,混合后使用。这种包装给使用,携带和运输都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消毒液二元包装的缺点,提供一种双腔式消毒液喷壶,平时安全存放,使用时能自行活化的双腔式消毒液喷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种双腔式消毒液喷壶,包括:按压式喷雾装置,主要由喷雾嘴、吸液管和与所述喷嘴连接的带活塞的储液室组成;双腔式储液瓶,分为互不相通的A,B两腔;所述吸液管为两个,其中一个吸液管的一端与带活塞的储液室连接,另一端插入双腔式储液瓶的A腔中;另一个吸液管的一端与带活塞的储液室连接,另一端插入双腔式储液瓶的B腔中。
优选地,所述双腔式储液瓶的外观为圆柱形、扁形或椭圆形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双腔式储液瓶的材质为不透明塑料或棕色玻璃。
将本实用新型的双腔式消毒液喷壶作为二氧化氯消毒液喷壶使用时,有以下效果:(1)二氧化氯前体和活化剂在两腔中分别储存,可长期稳定放置;(2)克服现有二氧化氯消毒液二元包装的缺点,实现了一元化包装,便于包装和携带;(3)二氧化氯前体与活化剂在储液室的气流作用下能均匀混合,但由于接触时间短暂不会完全活化生成大量二氧化氯,喷洒到待消毒物品上后可逐渐释放二氧化氯进行消毒。
本实用新型的双腔式喷壶适用于储存各种平时需要分装,而使用时需要混合的液体溶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腔式消毒液喷壶的正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腔式消毒液喷壶的按压式喷雾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本实用新型的双腔式消毒液喷壶作为双腔式二氧化氯消毒液喷壶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二氧化氯消毒液喷壶由按压式喷雾装置1和双腔式储液瓶2组成。所述的按压式喷雾装置主要由喷雾嘴3,带活塞的储液室4,吸液管5组成。所述的双腔式储液瓶分为A,B两腔,互不相通,A腔储存二氧化氯前体,B腔储存活化剂,带活塞的储液室上连有两个吸液管5A和5B,分别插入双腔式储液瓶的A,B两腔中。
优选地,所述双腔式储液瓶2的外观为圆柱形,扁形,椭圆形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双腔式储液瓶2的材质为不透明塑料或棕色玻璃。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喷雾过程可分为按压和释放,在按压和释放的过程中,活塞6会被推动在储液室4中做往返运动,带动储液室4中的气体流动。根据物理学原理,气体快速流动,会使局部压强变小,而储液瓶2中的压强不变,就会使储液瓶2和储液室4中出现压强差,大气压就会把A腔中的二氧化氯前体和B腔中的活化剂同时压到储液室4中,二氧化氯前体与活化剂在储液室4中经过气流的作用下均匀混合,然后被“打”成雾状从喷物嘴3中喷出。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依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显而易见地想到一些雷同、替代方案,但这些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欧凯纳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欧凯纳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77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