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改进的结肠内窥镜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7159.2 | 申请日: | 2009-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4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苏军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31 | 分类号: | A61B1/31;A61B1/01;A61B1/0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3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改进 结肠 内窥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结肠检查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结肠镜检查是一项临床非常普遍的检查。由于结肠的走向有多处大的弯曲,在结肠镜插入过程中镜身非常容易在肠道弯曲处形成“攀”,造成结肠镜进镜困难。这种推进式结肠镜进镜法十分依赖于操作者的进镜技巧,即使是熟练操作者进镜也有一定困难。这种推进式的进镜方法,还可能引起肠穿孔等医疗事故。2006年3月《Gastroenterology》报道以色列GIView公司的Aer-O-Scope产品,即一种新型无技术依赖性的自主导航及自主推进气囊结肠镜。这种结肠镜依靠结肠内充气、驱动气囊及其相联的电荷耦合器件(CCD)镜头,检查成功率约为83%,存在成功率不高的问题。根据上述的不足,本设计人设计了一解决方案,它于2007年11月28日在中国专利数据库上公告,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结肠镜进镜导管》,专利号为200620048211.3。一种结肠镜进镜导管,依靠结肠内充气、驱动气囊及其相联的导管,普通结肠镜再沿着活检孔内的导管进镜。与Aer-O-Scope气囊结肠镜相比,该解决方案的结肠镜进镜导管有效地提高检查成功率、降低检查费用,但同时会增加患者肠镜检查不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结肠内窥镜,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结肠镜进镜导管所存在的会增加患者肠镜检查不适度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结构改进的结肠内窥镜,它包括:
一能够密封连接于肛门的肛垫;
一充气后能够紧贴肠壁的滑动气囊;
一电荷耦合器件镜头,它设在滑动气囊之前;
一内窥镜系统,它具有一冷光源系统、一充气系统及一数据接收系统;
一连接线,它密封滑动穿过肛垫,它具有一视频导光线及一气管道;该视频导光线之一端连接数据接收系统及冷光源系统,之另一端密封穿过滑动气囊并连接镜头;该气管道之一端连接充气系统,之另一端连接气囊;
及一能够提供灌注液体的灌注系统,它包括一灌注仪及一灌注管,该灌注管一端连接灌注仪,另一端密封穿过肛垫。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内窥镜系统还具有一清洗液输出系统及一负压系统,该连接线还包括一连通管道,该连通管道之一端选择连接清洗液输出系统、负压系统,之另一端穿过滑动气囊并位于镜头之侧边。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连接线之视频导光线、气管道及连通管道并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气囊可在灌注入肠腔内的灌注液体的压力驱动下,自行逐渐沿着肠腔的方向移动,镜头随着气囊前移,动态对结肠进行检查,直至回盲部,达到顺利进镜,因此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并具有如下优点:1、避免内窥镜形成攀,减少患者结肠镜检查的痛苦;2、灌注液体具有一定的表面张力,在较大的压力下,液体不会象气体那样容易从气囊与肠壁的缝隙漏出;3、灌注液体有一定的重量,适度地改变患者的体位,灌注液体自身的重量对气囊产生较大的推动力,而对结肠壁的压力相对小一些,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气囊前进速度以及检查的安全性,能够快速、无痛苦地完成全结肠检查;4、结构简单,成本低廉;5、在临床上使用时,气囊具有自主导航的功能,不依赖于内镜操作者技巧,大大提高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效率;6、利用灌注液体,代替结肠充气,明显减少气囊前进所需的灌注压,减少患者的痛苦,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由于设有连通管道,因此能够将气囊前肠内的空气和液体排出体外,减少气囊前行的阻力,能够输入清洗液清洗镜头,有利于保证镜头清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入肠腔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气囊充气后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气囊充气后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一种结构改进的结肠内窥镜,它包括一滑动气囊1、一电荷耦合器件(CCD)镜头2、一连接线3、一内窥镜系统4、一灌注仪5、一灌注管6及一肛垫7。
该滑动气囊1由强弹性的薄壁制成,它充气后成蜂腰状,中间呈蜂腰状凹陷。该滑动气囊1充气后能够紧贴肠壁,并能相对肠壁滑动。其中:1、由于气囊壁光滑有弹性,不会造成肠壁受损;2、蜂腰状凹陷的气囊似双重屏障可防止注入肠腔的液体泄漏,从而可保证气囊的前进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71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稻田养龟防逃装置
- 下一篇:一种负离子生态系统鱼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