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高能电磁脉冲防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76095.4 | 申请日: | 200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1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佟建勋;杨成枝;韩宇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欧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9/06 |
代理公司: | 国防专利服务中心 11043 | 代理人: | 钱立亚;江亚平 |
地址: | 10014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高能 电磁 脉冲 防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能电磁脉冲防护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化高能电磁脉冲防护电路。
背景技术
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传输线路中受到电磁脉冲辐射LEMP的影响会产生能量极大且持续时间极短的浪涌脉冲,导致电气设备受损。现有的保护电路,一般采用三级或三级以上的保护系统对被保护电路进行防护,需要在电路中通过三次以上的箝制和泄放,而且每级之间需要一定的距离,对施工布线、层级和接地要求高,各级防护之间需要规范的布线并涉及很多安装点,工艺难度大、成本高,不适合小面积、进线与设备间短距离的场所。人们需要一种能够在小面积、进线与设备间短距离的场所适用的保护电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体化高能电磁脉冲防护电路,将多级分级防护电路整合为一体,用一级防护电路上实现对高能电磁脉冲防护,防止电气设备受到高能电磁脉冲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输入端、输出端、第一、二压敏电阻、第一、二气体放电管、第一、二电感;
第一气体放电管和第二气体放电管串联连接在输入端的两端,其连接点接地;
第一压敏电阻和第二压敏电阻串联连接在输出端的两端,其连接点接地;第一电感连接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一端,第二电感连接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三、四、五压敏电阻,第五压敏电阻与输出端连接,第一气体放电管和第三压敏电阻串联连接在输入端的一端和地之间;第二气体放电管和第四压敏电阻串联连接在输入端的另一端和地之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路泄放通道。一路采用压敏电阻,压敏电阻是典型的具有非线性特性的器件,响应时间快,但通流量小,在平时呈高阻状态,不会对正常线路传输造成影响,由于它响应时间快,能迅速启动泄放掉一部分的浪涌,防止浪涌对后端元器件的损坏。另一路采用气体放电管,气体放电管通流量大,但响应时间长,平时呈高阻状态,对正常线路传输没有任何影响。它启动后可以将大部分核电磁脉冲产生的浪涌泄放到大地。在压敏电阻和气体放电管之间连接有电感,能对交变电流起到阻碍遏制的作用,将能量强大的核电磁脉冲削弱一部分,对压敏电阻和气体放电管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将多级防护整合为一体,既节省了空间又达到了良好的防高能电磁脉冲的效果,可以为我军武器装备提供优良的核电磁脉冲防护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具体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气体放电二极管G1、G2,压敏电阻R1、R2,电感L1、L2,输入端的两个端点为L1-in、L2-in,输出端的两个端点为L1-out、L2-out。
G1和G2串联后跨接在输入端两端L1-in和L2-in之间,G1和G2之间的连接点接地;
R1和R2串联连接在输出端的两端L1-out、L2-out,其连接点接地;
L1连接L1-in和L1-out,L2连接L2-in和L2-out。
当遭受高能电磁脉冲浪涌袭击时,L1-in、L2-in对地均承受了极大过电压和过电流。当R1和R2两端承受的电压超过其启动电压后,R1、R2导通泄放电流,对高能电磁脉冲防护电路提供共模保护。当G1、G2两端承受的电压超过二者的启动电压时,G1和G2从高阻态变为导通,泄放掉大部分的浪涌过电流。L1和L2对浪涌进行阻碍和削弱。
具体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气体放电管G1、G2,压敏电阻R1、R2、R3、R4、R5,电感L1、L2,输入端的两个端点为L1-in、L2-in,输出端的两个端点为L1-out、L2-out。
G1和R3串联后跨接在L1-in和地之间,G2和R4串联后跨接在L2-in和地之间,R1跨接在L1-out和地之间,R2跨接在L2-out和地之间,R5跨接在L1-out和L2-out之间。L1连接L1-in和L1-out,L2接L2-in和L2-ou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欧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欧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60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