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筒式清理煤车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5890.1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0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许德芳;郭万忠;吕左权;刘少英;曹利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08 | 分类号: | B65G69/08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7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清理 煤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煤车的清理装置,具体为一种滚筒式清理煤车机。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开采出的煤炭由于自然含水或混入水分较潮湿,具有轻微的粘性,在采用煤车进行运输时,满载煤炭的矿车通常采用翻转360°卸载煤炭,但是总是有一层浮煤被粘在矿车底部上,列车周转几圈矿车底就沾满了厚厚的煤层,此后的每趟列车都无法运装规定的煤量。现在清理矿车底部煤层主要靠手工刨煤,对此每班员工只能利用定检班时间急急忙忙的刨车底,由于消耗了很大的体力,再加上煤层硬清理效率低,常常是在清理不彻底和得不到及时清理的情况下继续开车拉煤,从而进一步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和能耗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在没有一种煤车的清理装置而通过手工刨煤存在效率低且费时费力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滚筒式清理煤车机。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滚筒式清理煤车机,包括带有竖直滑槽的支板,支板上设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一端套入支板的滑槽内,支撑架下方固定有液压千斤顶,支撑架上固定有带有前后(煤车移动方向)滑槽的横板,横板上设有底座且底座的下端套入滑槽内,底座上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设在底座下方的滚筒,电机底座上设有往复传动机构。所述的往复传动机构为现有结构,存在多种变形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当对煤车进行清理时,油缸控制液压千斤顶升起,从而支撑架带动滚筒向上抬起,然后将煤车停在所需位置时,下降液压千斤顶从而驱动支撑架及底座下方的滚筒下移至煤车底部,这时起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减速器工作,减速器输出端通过链条带动滚筒转动,进而对煤车底部的煤层进行疏松,然后起动往复传动机构,底座在横板的滑槽内前后滑动,从而带动滚筒对煤车整个底部的煤层疏松,起到彻底清理煤车底部煤层的作用。
往复传动机构包括蜗杆,蜗杆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蜗杆的另一端穿过底座并与底座螺纹连接。当需要滚筒前后移动时,起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蜗杆正反转动,从而推动底座前后运动,实现整个煤车底部煤层清理的要求。
横板前后两侧均固定有限位开关,当滚筒在煤车内前后移动时,底座也沿着横板的滑槽前后移动,当滚筒移动到煤车的前后两端时,底座接触横板上的限位开关,然后限位开关通过信号控制驱动电机反方向转动,底座向反方向移动,避免了滚筒与煤车发生碰撞的问题。
滚筒外圆柱面上固定有螺旋叶片,当滚筒割煤时,割下的煤块通过螺旋叶片进行翻转,进一步提高了煤层的疏松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滚筒式清理煤车机通过巧妙的设计填补了目前没有煤车清理装置的空白,克服了传统人工刨煤存在效率低以及费时费力的问题,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及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1-支板,2-支撑架,3-液压千斤顶,4-横板,5-底座,6-电机,7-滚筒,8-减速器,9-限位开关,10-螺旋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滚筒式清理煤车机,包括带有竖直滑槽的支板1,支板1上设有支撑架2且支撑架2的一端套入支板1的滑槽内,支撑架2下方固定有液压千斤顶3,支撑架2上固定有带有前后滑槽的横板4,横板4上设有底座5且底座5的下端套入横板4滑槽内,底座5上固定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减速器8连接有设在底座5下方的滚筒7,底座5上设有往复传动机构。往复传动机构包括蜗杆,蜗杆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蜗杆的另一端穿过底座5并与底座5螺纹连接;横板4前后两侧均固定有限位开关9;滚筒7外圆柱面上固定有螺旋叶片10。具体实施过程中,液压千斤顶3的上端与支撑架2之间通过固定块固定,滚筒7的两侧设有固定在底座5上的挡片,滚筒7中心穿有固定在挡片上的转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58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培养箱内细胞实时观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热型连铸用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