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发电的舱内供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74821.9 | 申请日: | 200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2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寅松;张学艺;付明宇;贺咸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久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9/10;F03D1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 地址: | 71001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供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电系统舱内的供暖系统9,可安装在风力发电机3组上,实现室内的高经济性供暖并能检测到室内的温度和供暖情况。
背景技术:
风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我国风能电站经过连续几年的高速发展,总装机容量已经排在亚洲第一。
众所周知,风力发电机3组要安装在风能资源丰富的沿海、平原或山丘地带,周围环境非常难以预测,特别碰到寒冷的气候,机舱内的取暖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要能保证工程技术人员的正常工作,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转。
风力发电机3组在并网发电过程中,会有很多不能直接传送出去的电能,而且会产生很多的热能并被消耗掉,这样就不可避免的降低了整个系统的风能利用率,从而影响整机的性能参数。另外,要利用大功率的热源(如空调)进行加热,控制室内的温度,提高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风力发电的舱内供暖系统,包括叶片1、风力发电机3、变流器5、电网7和供暖系统9,所述叶片1、风力发电机3、变流器5、电网7、电源8和供暖系统9依次连接;所述通讯模块6一端设置在变流器5和电网7之间,另一端连接供暖系统9。
所述叶片1、风力发电机3和供暖系统9之间设置有散热器控制单元电缆2,散热器控制单元电缆2一端设置在叶片1和风力发电机3之间,另一端连接供暖系统9。
所述风力发电机3、变流器5和供暖系统9之间设置有散热器温控系统电缆4,散热器温控系统电缆4一端设置在风力发电机3和变流器5之间,另一端连接供暖系统9。
所述散热器控制单元电缆2和散热器温控系统电缆4之间双向连接。所述电网7和电源8双向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风力发电机3作为电暖气的主要能源,以电网7电源8作为控制电源8和供暖电源8必要时的补充,大大节省了用电的费用。它同时可以将发电机和市电的能量转换成热能,同时还能够将各自的运行状态及采暖单元的温度信息反馈到控制单元,便于用户了解室内供暖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叶片;2为散热器控制单元电缆;3为风力发电机;4为散热器温控系统电缆;5为变流器;6为通讯模块;7为电网;8为电源;9为供暖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风力发电的舱内供暖系统,包括叶片1、风力发电机3、变流器5、电网7和供暖系统9,所述叶片1、风力发电机3、变流器5、电网7、电源8和供暖系统9依次连接;所述通讯模块6一端设置在变流器5和电网7之间,另一端连接供暖系统9;
所述叶片1、风力发电机3和供暖系统9之间设置有散热器控制单元电缆2,散热器控制单元电缆2一端设置在叶片1和风力发电机3之间,另一端连接供暖系统9;
所述风力发电机3、变流器5和供暖系统9之间设置有散热器温控系统电缆4,散热器温控系统电缆4一端设置在风力发电机3和变流器5之间,另一端连接供暖系统9。
所述散热器控制单元电缆2和散热器温控系统电缆4之间双向连接。所述电网7和电源8双向连接。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久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久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48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笼型异步风力发电机组
- 下一篇:风电轮毂披缝浇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