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相三相原油混合物可切换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74803.0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8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鲁礼民;刘寺意;孔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恒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5 | 分类号: | B01D17/025;B01D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原油 混合物 切换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行业油气集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原油中油气两相、油气水三相均可进行分离的混合物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气集输领域内,对原油混合物的分离一般是先采用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两相分离,分离后的原油再利用沉降罐进行热化学重力分离,或采用电热化学脱水,分离过程中必需有一定的气压才可以实现分离、输出,如果原油液中没有天然气,要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补气,这种工艺存在工艺复杂、设备多、投资大,管理和维护工作量大的问题,而且只能单一的进行油水两相分离或油气水三相的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二相三相原油混合物可切换分离装置,其结构简单,管理和维护方便;一体化设计,便于运输;生产工艺简单,运行安全可靠;设备少,投资少;生产成本低,运行费用低,便于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相三相原油混合物可切换分离装置,包括支座和安装在支座上的筒体,所述筒体外部下侧设置有多个排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外部上侧设置有除雾装置和转换装置,所述筒体内部一端安装有气液旋流分离装置和流型分布与调整装置,所述气液旋流分离装置下端出液口设置在流型分布与调整装置内部,所述流型分布与调整装置下部开口并与筒体内部空腔相连通,所述流型分布与调整装置旁侧设置有填料脱水装置,所述筒体内部另一端通过隔板一和隔板二构成水室和油室,所述隔板一下侧安装有界面调整装置,所述水室通过管道与内腔下部相连通,所述油室开口并与内腔上部相连通。
所述填料脱水装置的填料厚度为0.3-1m,脱气率为90-99%,孔隙率为70-85%。
所述除雾装置内部设置有多层填料层,每层厚度为50-200mm,除雾粒径为10-100μm。
所述界面调整装置设置有液位计。
所述水室和油室下侧均设置有出液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管理和维护方便。该二相三相原油混合物可切换分离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操作点少,管理和维护非常方便简便;
(2)一体化设计,便于运输。该二相三相原油混合物可切换分离装置采用一体化设计体积小、重量轻,非常便于运输;
(3)生产工艺简单,运行安全可靠。该二相三相原油混合物可切换分离装置只需将原油混合物输入其中,即可自动完成油、液、气分离且该装置运行安全可靠;
(4)设备少,投资少。该二相三相原油混合物可切换分离装置与传统油液气分离装置相比具有设备少,投资少等优点;
(5)生产成本低,运行费用低,便于推广使用。该二相三相原油混合物可切换分离装置很多部件都非常便于生产购买,因而其生产成本很低且其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气液旋流分离装置; 2-流型分布与调整装置; 3-填料脱水装置;
4-除雾装置; 5-转换装置; 6-界面调整装置;
7-液位计; 8-出液口; 9-排污口;
10-筒体; 11-支座; 12-隔板一;
13-隔板二; 14-水室; 15-油室;
16-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二相三相原油混合物可切换分离装置,包括支座11和安装在支座11上的筒体10,所述筒体10外部下侧设置有多个排污口9,所述筒体10外部上侧设置有除雾装置4和转换装置5,所述筒体10内部一端安装有气液旋流分离装置1和流型分布与调整装置2,所述气液旋流分离装置1下端出液口设置在流型分布与调整装置2内部,所述流型分布与调整装置2下部开口并与筒体10内部空腔相连通,所述流型分布与调整装置2旁侧设置有填料脱水装置3,所述筒体10内部另一端通过隔板一12和隔板二13构成水室14和油室15,所述隔板一12下侧安装有界面调整装置6,所述水室14通过管道与内腔16下部相连通,所述油室15开口并与内腔16上部相连通。
如图1所示,所述填料脱水装置3的填料厚度为0.3-1m,脱气率为90-99%,孔隙率为70-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恒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恒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48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纤维球滤元与纤维束滤元复合式过滤池
- 下一篇:多股侧线出料复合式精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