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子元器件折弯成型钳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272947.2 | 申请日: | 2009-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7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闫海波;翟铁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5B3/00 | 分类号: | B25B3/00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 地址: | 30014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子元器件 折弯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成型钳,具体是一种用于将电子元器件引腿折弯的成型钳。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在研制生产过程中,有很多电阻、电容,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需要进行引腿折弯成型后再进行电气装联工序。
在大批量的生产过程中,完成此功能常用的是电子元器件引腿成型机,能够批量化、高效的完成引脚折弯,但是此种电子元器件引腿成型机在产品品种多、批量小,电子元器件引腿成型间距尺寸不固定时难以发挥其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工成型钳来折弯电子元器件的引腿,能够很方便、快速地完成电子元器件引腿成型工作。适用于生产的产品品种多、批量小,电子元器件引腿成型间距尺寸不固定时进行人工操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电子元器件折弯成型钳,其中,其中一个夹持部的结合面为凸面,另一个夹持部的结合面为凹面,结合时,钳嘴的两个夹持部的结合面平滑紧贴,结合面的横截面呈85度~90度的夹角。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子元器件折弯成型钳,其中,所述的两个夹持部的结合面顶端导角,导角弧度范围为R2mm~R3mm。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子元器件折弯成型钳,其中,所述的结合面的横截面呈86度~87度的夹角。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子元器件折弯成型钳,其中,所述新型电子元器件折弯成型钳的钳口外棱边导角R0.5~1mm。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子元器件折弯成型钳,其中,所述的新型电子元器件折弯成型钳整体为尖嘴钳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本折弯钳能够较好地保证电子元器件排列整齐,弯曲圆弧大小一致。能够通过合理的圆弧内角来减少电子元器件的震动和冲击,减轻电子元器件引腿圆弧内角不一致而造成的应力集中。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子产品生产中,产品品种多、批量小、引腿成型间距不固定等试制和小批量的生产阶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子元器件折弯成型钳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子元器件折弯成型钳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向剖视图。
图4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子元器件折弯成型钳得到的元器件的折弯效果示意图。
其中,1结合面横截面所成的角度,2电子元器件引腿成型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电子元器件折弯成型钳,其中一个夹持部的结合面为凸面,另一个夹持部的结合面为凹面,结合时,钳嘴的两个夹持部的结合面平滑紧贴,结合面的横截面呈85度~90度的夹角。
最优的,取86度~87度的夹角,因为对金属芯线进行折弯操作后,金属芯线会出现回弹现象,这样正好可以保证管脚被90度的折弯。
进一步的,结合面顶端可以导角,导角弧度在R2mm~R3mm范围内;弧度越大,折弯后应力效应影响越小,但是弧度过大的话,影响元器件观感以及安装调试时的配合关系,具有一定尺寸的导角也能够能够保证不伤导线和芯线。
其中,钳口棱边导角R0.5~1mm,能够保证不伤导线和芯线。
新型电子元器件折弯成型钳为尖嘴钳形状,这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于管脚为不同粗细尺寸的元器件。
上述的新型电子元器件折弯成型钳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快速完成电子元器件引腿的成型工作。
如图4所示,操作者可根据需要掌握电子元器件引腿成型间距2,并很好地保证电子元器件引腿成型的折弯圆弧内角相等。
采用本折弯钳能够较好地保证电子元器件排列整齐,弯曲圆弧大小一致。能够通过合理的圆弧内角来减少电子元器件的震动和冲击,减轻电子元器件引腿圆弧内角不一致而造成的应力集中。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子产品生产中,产品品种多、批量小、引腿成型间距不固定等试制和小批量的生产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29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