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用袋发光警示改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72255.8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4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国平 |
主分类号: | B62J6/00 | 分类号: | B62J6/00;F21S9/02;F21V15/02;F21V23/00;F21V8/00;F21V5/00;F21W101/023;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发光 警示 改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关于一种具警示作用的自行车用袋发光警示改进装置,尤指适用在公路车、登山车、折叠车、淑女车、电动自行车或类似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球受到环保意识抬头影响,因此提畅节能减碳蔚为风潮,因此骑自行车即成为广受大众靑睐的活动,骑乘自行车上班代步及假日休闲俨然已成为一股流行且时尚的运动。然而,因为白天时候气温炎热,所以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于凉爽的夜间进行骑乘自行车,所以夜间骑乘自行车的灯光警示安全性也格外受到重视。
常用的自行车警示发光装置,请参如图8所示,其警示灯包含一灯罩A与一壳体B,其对应面彼此间夹设一防水垫片C,壳体B内部容置有一灯座D、一电路板E、一电池F及一按压开关G,其中该按压开关G经由壳体B后方穿出。当电池F的电力用罄需更换时,必需将灯罩A拆离壳体B,此举即易损害灯座D及电路板E等元件;同时在反复拆装的过程中,防水垫片C需小心装响应有的位置,以避免压坏防水垫C,或因防水垫片C安装不当而丧失原有的密封性,殊不理想。
另有如中国台湾专利第M349362案「多功能警示发光装置结构改进」所示的设计,该案其构件组合设计较为繁杂,需包含:一前盖、一软质透光元件、一发光元件、一壳体、与一背盖;且其前盖与壳体相对空间内,容设一软质透光元件及一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上固设有开关及光源,并有相连接的电源,该软质透光元件形成按压部与开关相接触而便于按压开关,壳体后方与背盖间形成容置电源的空间。整体结构设计上必备零组件较多,且需采用外挂方式扣合于类如自行车座垫袋后方外部,当骑自行车时如碰到下雨天气,容易使发光装置因淋雨而减少其使用寿命,殊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自行车用袋发光警示改进装置,具有方便更换电池、不会损坏其它构件的自行车用袋发光警示改进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自行车用袋发光警示改进装置,为将软质透光片与发光单元分开设置,故该软质透光片具有更多种的变化。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为包含结合有一软质透光片的自行车用袋以及一发光单元,其中发光单元由一导光板、一设有发光件的电路板及所连接的一电源所组成,该发光单元设置于自行车用袋内,并且令导光板与电路板对齐软质透光片;藉此令发光件的光源透过导光板导引至软质透光片,以达警示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增益即在设计出一种自行车用袋发光警示改进装置,能以较少成本制造发光单元,再于自行车用袋后方车缝或热压结合一可透光的透光片,于透光片上可设置商标图案或logo图形,使自行车用袋可于骑车时盛装物品,而遇天色昏暗时则可以手直接按压透光片,藉由软质透光片下压可间接按压于内设的触碰开关,使得发光单元的发光件通电发亮,达到车行时车后方一灯光警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组合完成的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构造剖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显示其发光样态。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合于自行车的使用示范例。
图8为传统常见一自行车用警示灯构造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附图1~图3,本实用新型构造包含设有一自行车用袋10以及一发光单元20,该自行车用袋10较佳为一座垫袋造型而具有一活动式启闭袋口掀片11,该启闭袋口掀片11上设有一开孔,该开孔结合一软质透光片12,较佳实施方式可藉由车缝方式固定该软质透光片12,如其以热压的方式结合亦可。且该软质透光片12上具有各式商标图案或logo图形,同时该活动式启闭袋口掀片11的内侧于软质透光片12的后方结合有一片体13,该片体13与软质透光片12间设有夹层14,使该活动式启闭袋口掀片11的背侧形成一具容置空间的口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国平,未经何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22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滑板车
- 下一篇:汽车前副车架工装自重夹紧型支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