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发电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72071.1 | 申请日: | 200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4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加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加立 |
| 主分类号: | H02K35/02 | 分类号: | H02K35/02;F21S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发电装置,尤指一种符合节能环保趋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由轻微震动即可产生发电效果,以提供小功率电能的微型发电装置,适用设置于常处于震动环境的媒介结构上使用。
背景技术
对于仅需小功率电能即可作动的电子产品而言,其电能的供给通常使用各式电池以达成。然而,电池所能提供的电量有限,因此必须持续更换电池以继续补充电能,所废弃的电池将无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污染;即便可以回收方式将废弃电池处理为对环境造成最小影响者,但又势必耗费额外的能源,而与现今节能环保的趋势背道而驰。
或有使用可重复蓄电的电池以替代前述仅供单次使用者,以降低对于环境的冲击。然而,蓄电池所可储存的电量亦有限制,当所蓄积电能耗竭后,则必须由使用者利用外部电源对蓄电池加以充电。
因个别电子产品性质以及个人使用习惯不同,蓄电池电量的消耗速度不一,且又因难以对于电池剩余电量随时侦测,因此使用者往往无法即时掌握蓄电池的剩余电量。当紧急需要操作所携带的电子产品时,在未携带备用电池或充电器、或身处于无电源可供应处的情况下,若装设于该电子产品内的蓄电池又电能耗尽,此时将造成使用者极大的困扰与不便。
以自行车车灯为例,于夜间骑乘时,为维护骑乘者的安全,照明的提供实属不可或缺者。然而对于骑乘者而言,如上所述,亦将无法预先确定车灯内电池的剩余电量。因此,若于夜间在户外骑乘时发生电力不足的情况,对骑乘者的安全将造成影响。
有鉴于此,为符合现今节能环保的趋势,并让使用者得以于无电源环境即可操控由小功率电能即可驱动的电子产品,设计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符合节能环保趋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供设置于一常处于震动环境中的媒介结构上,以于无电源环境下提供小功率电能的微型发电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设置于一常处于震动环境中的媒介结构上的微型发电装置,包括有一壳体、一本体、一磁性件、二弹性件、一线圈以及一电路板。其中,前述本体结合于壳体内部,并具有一容室;前述磁性件以可滑动方式容置于前述容室内;前述弹性件分别设置于前述容室的顶侧以及底侧,供提供前述磁性件往返移动的弹力;前述线圈缠绕于本体外侧,当媒介结构因震动环境所产生震动,使传递至所述壳体内的磁性件,于磁性件受震动与弹性件所提供的弹力作用,而于容室内往返移动时,可相对应产生感应电流;前述电路板则与线圈电性连接,供将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流处理为可供外界使用的电源。
于实施时,该容室的内壁较佳为一光滑内壁。
于实施时,该本体较佳为一密封筒体,且该本体内部的容室较佳呈真空状态。
于实施时,该弹性件较佳为弹簧。
于实施时,该微型发电装置较佳与一灯座相结合,以形成一自行车车灯。
本实用新型提供电子产品小功率电能。其符合节能环保趋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达到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与作用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兹由实施例配合图式详述于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发电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发电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沿a-a’线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发电装置的作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发电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微型发电装置-1;线圈-18;壳体-10;第一端-182;本体-12;第二端-184;容室-122;电路板-20;弹性件-14;灯座-3;磁性件-16;自行车把手-4。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发电装置1的一较佳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前述微型发电装置1包括有一壳体10、一本体12、二弹性件14、一磁性件16、一线圈18以及一电路板20。
如图2所示,前述本体12结合于该壳体10内部,该本体12于内部定义有一容室122,供容纳前述弹性件14以及该磁性件16。此外,该二弹性件14分别设置于该容室122的顶侧以及底侧,而该磁性件16则以可滑动方式容置于该容室122内。
前述线圈18缠绕于该本体12的外侧,并具有一第一端182以及一第二端184等两自由端,其中该第一端182以及第二端184分别电性连接至该电路板20上。于本实施例中,该电路板20设置于一T形盖体内部,而该T形盖体则固定于该本体12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加立,未经陈加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20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脱氧功能的密闭式循环水冷却系统
- 下一篇:发电机转子固定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