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发光灯源的甩球拍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71924.X | 申请日: | 2009-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3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慧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慧萍 |
| 主分类号: | A63B59/00 | 分类号: | A63B5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球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甩球拍,尤其是一种具发光灯源的甩球拍。
背景技术
公知技术中的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336496关于一种甩球拍的结构改良,其于一握柄一端设一接球结构,该接球结构分布有适当面积,并呈凹陷形态,使该接球结构可供接球,并能将球再度甩出,进而达到甩接球的效果;其主要特征,接球结构包含有框体与一软性套接网,其框体一端与一握柄连接,而套接网周缘呈与框体相配合的轮廓,且该套接网于周缘两处各设一朝套接网内围延伸适当长度的固着线,使套接网于固着线两侧的边面呈适当夹角,使上、下夹框夹固该套接网周缘,而使的形成一甩球拍,以使甩球拍的接球结构具适当柔软度,以提高甩球的有效性与简易性,而达到增进甩球味趣性与运动效果的目的。
公知技术中该甩球拍改良以凹陷的软面方式方便使用者接球,但是现在人的休闲时间多半在下班之后,所以仍有夜晚光线不足的照明困扰,因此,如能提供一种可辅助照明的甩球拍,便能解决因光线不足而无法进行活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上述公知技术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提出一种具发光灯源的甩球拍,主要提供使用者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地方,仍可进行游戏,只需将该开关启动,该电池便可提供电力于该灯体,该灯体即可进行照明的动作,而该框体因设有该弧形框面,可令使用者易于将球接入该球拍内,并由该纵向锯齿形轨道顺滑至该承接部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提出一种具发光灯源的甩球拍,包含下列元件:一框体,该框缘向外形成凸缘;并架设有一纵向锯齿形轨道;一承接部,该承接部开口较大的一端连接该框体,及该纵向锯齿形轨道,以使所承接的球体可由该纵向锯齿形轨道顺滑至该承接部内;其中该纵向锯齿形轨道由该框体顶部延伸至该承接部;一手柄,该手柄连结该承接部开口较小的一端;一灯体,该灯体用于提供照明;一开关,该开关位于该手柄上,以便控制是否提供照明。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使用者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地方,仍可进行游戏,只需将该开关启动,该电池便可提供电力于该灯体,该灯体即可进行照明的动作,而该框体因设有该纵向锯齿形轨道,可令使用者易于将球接入该球拍内,并由该纵向锯齿形轨道顺滑至该承接部内,达到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由下文的说明可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优点,阅读时并请参考附图。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元件分解图;
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立体图;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中各元件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纵向锯齿形轨道;1-框体;110-左轨条;111-右轨条;112-撑横条;12-承接部;13-手柄;14-灯体;15-电池;16-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兹谨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及所能产生的功效与优点,配合图式,举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1所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具发光灯源的甩球拍,包含下列元件:
一框体1,该框体近似环状,该框缘向外形成凸缘,整体略形成具L形的截面。
一纵向锯齿形轨道11;该一纵向锯齿形轨道11,其包含在两侧边的左轨条110及右轨条111,其中该左轨条110向左延伸出两支撑横条112至该框体的左侧;该右轨条111向右延伸出两支撑横条112至该框体的右侧。
一承接部12,该承接部略呈漏勺状的壳体,该承接部开口较大的一端连接该框体,及该纵向锯齿形轨道,以使所承接的球体可由该纵向锯齿形轨道顺滑至该承接部内。
其中该纵向锯齿形轨道由该框体顶部延伸至该承接部12;
一手柄13,该手柄内有一容置空间,用于容置其他元件之用;其中该手柄连结该该承接部开口较小的一端;
一灯体14,该灯体设置于该手柄的容置空间内,用于提供照明;
一电池15,该电池设置于该手柄的容置空间内,且连结该灯体,用于提供电力于该灯体进行照明;
一开关16,该开关位于该手柄上,透过导线连结该电池,以便控制电池是否供电;
该灯体也可设置于甩球拍的其他部位,此均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中主要提供使用者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地方,仍可进行游戏,只需将该开关启动,该电池便可提供电力于该灯体,该灯体即可进行照明的动作,而该框体因设有该纵向锯齿形轨道,可令使用者易于将球接入该球拍内,并由该纵向锯齿形轨道顺滑至该承接部内。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慧萍,未经陈慧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19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积木
- 下一篇:仰卧起坐兼挺腰健身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