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去污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71110.6 | 申请日: | 200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9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9/00 | 分类号: | G21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去污 小车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去污领域的清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去污小车。
(二)技术背景
核电站在检修时,需要在现场对拆卸的部件及时进行去污或对设备和房间进行常规清洗,如果将这些部件运输到专用去污车间去污,既花费时间,又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一定量的照射。目前在核电站采用的去污方法存在一下缺点:
1、常规的擦拭法去污效果差、耗时长,对一些热污染的部件较难达到较好的去污效果;
2、去污人员的辐射防护较差,可能受到较大剂量照射;
3、现场去污需要临时布置去污场地,配制去污液,造成人力、工时的增加,尤其是放射性废物量(废液、固废)的增加,以及无法控制放射性废物的产生范围;
4、部分去污件需要运输至专门去污车间去污,运输过程增加辐射风险和作业时间。
(三)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去污方法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去污小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移动去污小车,包括负压仓、空气净化装置、操作手套、载物车、多功能门、废液收集槽、可调压泵、去污液供应箱、内部喷枪、外部喷枪、内部管线、外部管线、导液管线、排废液管、挂钩、车轮。负压仓位于小车上部,废液收集槽位于负压仓的底端,废液收集槽底部设有排废液管;可调压泵和去污液供应箱均位于车体的下部,车体底部四角设有车轮;负压仓的一端设有一扇多功能门;负压仓内与多功能门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空气净化装置,可将污染过的空气过滤后排出负压仓;负压仓内设有载物车,在多功能门开启时该载物车可滑动至多功能门处,以方便载放需要清洗的物品;内部喷枪位于负压仓内设有过滤器和风机的一侧,通过内部管线与可调压泵相连;操作手套设于负压仓上,开口位于负压仓的外壁,其开口边缘与负压仓密闭连接;外部喷枪通过外部管线与可调压泵相连;可调压泵通过导液管线与去污液供应箱相连接;挂钩位于负压仓的外壁上用于悬挂屏蔽板。
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可移动、操作方便。由于上述特征,可以减少核电站设备去污时的作业时间、减少去污人员的受照剂量从而使维护任务的危险性降低,减少了部分核电站相关设备的移动次数,从而降低了损坏风险。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可移动去污小车,包括负压仓1、空气净化装置2、操作手套3、载物车4、多功能门5、废液收集槽6、可调压泵7、去污液供应箱8、内部喷枪9、外部喷枪10、内部管线11、外部管线12、导液管线13、排废液管14、挂钩15、车轮16。负压仓1位于小车上部,废液收集槽6位于负压仓1的底端,废液收集槽6底部设有排废液管14;可调压泵7和去污液供应箱8均位于小车的下部,小车底部四角设有车轮16;负压仓1的一端设有多功能门5;负压仓1内与多功能门5相对的另一侧设有空气净化装置2,可将污染过的空气净化后排出;负压仓1内设有载物车4,在多功能门5开启时该载物车4可滑动至多功能门5处,以方便载放需要清洗的物品;内部喷枪9位于负压仓1内,通过内部管线11与可调压泵7相连接;操作手套3设于负压仓1上,开口位于负压仓1的外壁,开口边缘与负压仓1密闭连接;外部喷枪10通过外部管线12与可调压泵7相连接;可调压泵7通过导液管线13与去污液供应箱8相连接;挂钩15位于负压仓1的外壁上用于悬挂屏蔽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未经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11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