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面栽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70084.5 | 申请日: | 200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6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梁浩亮;李良生;张志敏;高文峰;姚振锋;胡少锋;林彩容;宋巍;黄玉生;钟浩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水产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K63/04;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邓云立 |
地址: | 516007***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面 栽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面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是当今全球淡水资源面临的两大危机。水产养殖是农业生产中用水量较大的产业,需要充足的水源和水质循环过滤净化系统,鱼类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向水中排放大量对自身生长有害的物质,污染水体,并消耗水中的氧气。每千克鱼每天因代谢、鱼粪及残饲向水体中排放氨0.57g-2.00g,BOD53g-5g,COD5g-6g,每增重1g鱼要排入水体N85mg,P1.84mg,1g氨(NH4+)被氧化成硝酸盐(NO3-)需耗氧4.57g(亚硝酸盐3.4g,硝酸盐1.14g),碱7.14g,产生8.59g酸和0.165g细菌副产品(亚硝酸盐0.146g,硝酸盐0.019g)。养鱼对水体的污染,形成的“污染源”,在自然界又恰是水生植物的“营养源”。
水生植物是保持水质清洁的天然生物过滤器,它能去除80%~90%的悬浮物质,70%~80%的有机物质,减少90%~95%的生物耗氧量,并且能使水中的pH值保持在标准范围内。水生植物不仅能吸收和积聚有毒物质纳入新陈代谢过程,变为无害物,还能给水体消毒,它们分泌的植物杀菌素几分钟到几小时就能杀死90%~99%的病原菌。
中国专利文献CN101401527A公开了一种工业化生产的水面栽培植物 浮床,该浮床用刚性可漂浮的空心材料横纵相互拼接而成,在纵条板上间隔一定距离打孔,用于栽培植物,用柔性的绳索穿过横条上的小孔,将浮床固定,浮床在目标水域拼接组合后,将绳索套在固定桩上即完成浮床组装。
该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水面栽培的浮床,承载植物的装置为固定在浮床上的纵条板,该纵条板打栽培孔,以供栽培植物插入。这样,该栽培植物的茎部固定于栽培孔,根部直接与水体连通。水体中的鱼类对根部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专利文献CN1218772A公开了一种利用花卉植物净化污水的技术,其中,在该文献的权利要求书中的第4项权利要求提及了一种水面漂浮载体,该载体用毛竹制成梯状,竹梯在水面上用桩固定,耐水、耐污类的品种直接移植于竹梯间隔的水中,并用铁丝牵引固定在竹梯上,花卉水下根部周围设置带网孔的防鱼篓,防鱼篓用铁丝悬吊在竹梯上。
可以看出,这种水面栽培技术是用铁丝将植物的茎部固定在水面的竹梯上,植物的根部周围设置防鱼篓,篓孔的大小可以进水而鱼类不能进入。这样,根部透过防鱼篓与水体连通。这种能够防鱼的水面栽培方法,植物和防鱼篓分别固定,不易实施,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易行、成本低、能防止鱼类对植物根部影响的水面栽培装置,其能够把水产养殖与无土栽培相结合起来,鱼、植物共生,互惠互利,使养殖环境中有价值的营养物质得以再循环,最大限度提高鱼产量,同时将水体污染程度降至最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面栽培装置,该装置包括植物栽培浮床浮体框架、栽培载体和固定桩,所述固定桩将所述植物栽培浮床浮体框架固定于水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栽培浮床浮体框架由具有浮力的刚性杆件,固定形成为在水面稳定的形状,所述栽培载体为管状载体,固定于所述植物栽培浮床浮体框架上,所述管状载体下部为两层相间的网状隔层。
所述管状载体中的上层网状隔层用于支撑植物,下层网状隔层用于防止鱼类取食植物根系,二隔层的中间夹层用于容纳植物根系。
所述浮体框架的形状可以是“L”型;
所述浮体框架的形状可以是“T”型;
所述浮体框架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
所述浮体框架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
所述浮体框架的形状可以是“L”型、“T”型、三角形或正方形中一种或数种的组合。
所述的两层相间的网状隔层,其上层网状隔层的中部可以相对于四周向下凹陷,以便于植物在所述管状载体中的相对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层网状隔层呈顶点向下的圆锥形。
这种水面栽培装置,节省了大量的养殖水及昂贵的水循环过滤净化系统的投资,所使用的材料寿命长、无污染,投资成本低,大大提高了养殖的经济效益,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栽培载体的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栽培载体的剖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水产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惠州市水产科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700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培养土制造机
- 下一篇:档位可调的割草机用油门操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