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家用热水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9024.1 | 申请日: | 200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9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金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则明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27/02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 43204 | 代理人: | 蔡大盛 |
地址: | 4155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家用 水壶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家庭或单位烧热水、烧开水的家用热水壶。
【背景技术】目前市场上的热水壶都是平底结构,火与水的热交换在壶底进行,众所周知,热能与水的交换面积大小决定着单位时间内的热交换率,由于平底壶的受热面积小,对热能的吸收有限,因此热能的利用率低,造成了热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热水壶的热能吸收率低,造成热能浪费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壶底导热面积大,热能利用率高,水热得快的节能家用热水壶。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出一种由壶体、壶底、壶嘴、壶盖及提手组成的节能家用热水壶,它的特点是:①所述壶底设计为内凹型,壶底的外侧设有多块导热片,在各导热片上连接有圆环形的聚热环。②所述内凹型壶底的四周边沿为内凹的斜坡形状,斜度大小为10~80度。③所述的多块导热片的排列形状为放射状、左螺旋状或右螺旋状。④所述的导热片排列在壶底的平面或凸面上,导热片的高度突出底面1~6cm。由于本实用新型壶底设计为凹型,且壶底外侧设有多块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导热片,因此能增加壶底的吸热面积,在各导热片上还连接有圆环型的聚热环,它一方面能使导热片在火焰出口处形成了火洞效应,充分利用火焰余热,另一方面又能使导热片互相连接,增加了导热片的机械强度,形成导热片阵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在火焰对壶底部加热时,扩大的内凹型底面垂直于火焰吸热,导热片阵列平行于火焰吸热,只要将内凹型壶底的深度设计合适,导热片的形状尺寸及阵列模式设计合适,就可以使受热面积增加一倍以上。单位时间内的热效率也将提高一倍。经过用本技术方案制成的铝质热水壶进行比经试验:使用居民家庭管道燃气灶具,用同等火力加热2.5公斤水至100℃,本技术方案热水壶用时3分20秒,用气量0.037立方,而对比的平底热水壶用时6分钟,用气量0.065立方。经计算本技术方案热水壶比现有平底热水壶节省热能40%。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在现有制造热水壶的工艺中增加一道冲压工艺就可制成,只需增加铝材130克,因此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放射状导热片阵列壶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旋形导热片阵列壶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右旋形导热片阵列壶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壶体;2壶底;3壶嘴;4壶盖;5壶提手;6导热片;7聚热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导热片为放射状的内凹型壶底热水壶。
在由壶体1、壶底2、壶嘴3、壶盖4、壶提手5、导热片6组成的家用热水壶的内凹型壶底2上设有成放射状排列的多块导热片6阵列,内凹型底的深度为1~5cm,导热片高度为1~6cm,在各导热片的外端相互连接有圆环形的聚热环7。
实施例2:导热片为左螺旋状的内凹型壳底的热水壶。
在由壶体1、壶底2、壶嘴3、壶盖4、壶提手5、导热片6组成的家用热水壶的内凹型壶底上设有左螺旋状排列的导热片6阵列,内凹型壶底的深度为1~5cm,导热片高度为1~6cm,各导热片的外端连接有聚热环7。
实施例3:导热片为右螺旋状的内凹型壶底的热水壶。
在由壶体1、壶底2、壶嘴3、壶盖4、壶提手5、导热片6组成的家用热水壶的内凹型壶底上设有右螺旋状排列的导热片6阵列,内凹型底的深度为1~5cm,导热片高度为1~6cm,各导热片的外端连接有聚热环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则明,未经金则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90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射灯
- 下一篇:无极灯泡抽气管接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