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间跨越复式新型户型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69021.8 | 申请日: | 2009-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5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04 | 分类号: | E04H1/04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田玉兰 |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 跨越 复式 新型 户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住宅建筑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实现空间跨越的复式户型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现有传统住宅建筑,由于平面户型设计及复式户型设计的不足,使得户内空间变化单一,尤其是直板式建筑或者点式建筑的一些户型不能满足日照要求,经日照分析计算不能满足国家规范要求,使用这样的户型无疑会降低入住者的生活品质,影响居住建筑自身的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日照合理、户型结构新颖的空间跨越复式新型户型,很好地解决住户的日照问题,且能获得良好的视野,使住宅功能更趋完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空间跨越复式新型户型,每一户型分为上部平面层和下部入户平面层,上部平面层和下部入户平面层分处两层、且平面方向相对;由若干所述户型构成的单幢建筑物,每两层形成一个公共内走廊,公共内走廊与下部入户平面层处于同一层,每一户型通过室内楼梯从下部入户平面层跨越到相对的上部平面层。
所述的下部入户平面层为住户的动区,包括客厅、餐厅、厨房、洗衣间、小卫生间及阳台;所述的上部平面层为住户的静区,包括卧室、大卫生间、储藏间及阳台。
所述的每一户型开间尺寸范围6~7.8米,进深尺寸为12~16.8米,其建筑面积在68~110平方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空间跨越复式新型户型,是以两户为一组、上下空间交错相互跨越的复式新型户型,每一户型分为上部平面层和下部入户平面层,处在不同层且平面方向是相对的,住户通过室内楼梯由下部入户平面层到相对一面的上部平面层,所以每一户型总有一面能获得日照,如果一个户型能满足日照,那么由若干个户型组成的单幢建筑物也就可以满足日照要求,本实用新型正是通过这种复式户型的独特设计,实现了空间上的跨越,从根本上解决了单幢住宅建筑物的日照问题。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户型设计上实现了空间跨越,居住者可以获得更开阔的视野,包括从下部入户平面层(动区)看到的景观和从上部平面层(静区)看到的另一面的景观,获得更开阔的视野,使住宅功能更加趋于合理,并能很好地解决住宅建筑动区和静区完全分离的问题。由本实用新型户型构成的建筑物,每两层形成一个公共内走廊,交通节点枢纽处每两层可形成一个公共交往空间,使得邻里交往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可以重建中国城市融洽互助的邻里关系。由本实用新型户型构成的建筑物,由于外墙面无凹凸变化,住户总能在不同时段获得阳光,便于利用太阳能,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国家要实现2010年65%节能目标,由本实用新型户型设计构成的建筑物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单幢建筑物平面位置示意图
图2a本实用新型复式新型户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2b本实用新型复式新型户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2c本实用新型复式新型户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3复式新型户型的下层平面图
图4复式新型户型的上层平面图
图5复式新型户型组合后的下层平面图
图6复式新型户型组合后的上层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可以看出,由若干本实用新型户型组成的单幢建筑物可以任意摆放,其任意摆放并不影响住户的日照,能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从图2a至图2c的平面组合可以看到,由本实用新型户型构成的建筑物,可以在平面有多种布置方式,如直板式建筑、转角式建筑、组合式建筑等,布局灵活,均能满足住户的合理日照要求,图中1-节点、2-户型。
如图3所示,每一户型的下部入户平面层3为住户的动区,包括客厅、餐厅、厨房、洗衣间、小卫生间及阳台。如图3所示,每一户型的上部平面层4为住户的静区,包括卧室、大卫生间、储藏间及阳台。每一户型的下部入户平面层3(动区)和上部平面层4(静区)分处在不同层的相对一面,空间呈“X”式交错跨越(例如:A户型的下部入户平面层在东面,那么其上部平面层则在西面…),入户后,每一户型通过其室内楼梯从下部入户平面层3跨越到相对的上部平面层4,动区和静区景观视线分别在相对一侧,住户可获得公共内走廊5两侧更开阔的视野范围,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复式户型。
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户型组合后的的单幢建筑物的下部入户平面层和上部平面层,建筑物每两层形成一个公共内走廊,公共内走廊与下部入户平面层处于同一层,公共内走廊作为公共交通疏散走道,节点处可设计一个公共交往空间,使邻里交往成为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90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喷射染料技术的提款箱
- 下一篇:锚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