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485通信接口的自动换向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68769.6 | 申请日: | 2009-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7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大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H04L5/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赵枫 |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485 通信 接口 自动 换向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485通信接口的自动换向电路。
背景技术:
485通信接口是目前前端控制中使用较多的一种通信接口,它是一种准双向通信接口,同一段时间内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数据,不能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因此必须有一个控制端口来控制485数据通信的方向,否则就不能进行正常通信。而现在较多应用中微控制芯片的控制端口数量比较少,而控制端口较多的芯片体积较大,价格又比较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485通信接口的自动换向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485通信接口的自动换向电路,其特征是:它包括通信接口芯片,微控制器,第一与非门和第二与非门,电容及电阻,具体的:
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通信接口芯片的DI端和RO端相连,所述通信接口芯片的CTRL端与第二与非门的8脚和电容的一端相连,DI端与第二与非门的10脚相连,所述第二与非门的9脚与第一与非门的6脚相连,所述第一与非门的4脚和5脚与电容和电阻之间的节点K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控制方便,价格低廉,节约成本,体积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线路连接图。
图中:1、第一与非门,2、第二与非门,3、微控制器,4、通信接口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485通信接口的自动换向电路。
所述485通信接口的自动换向电路的通信接口芯片3的方向控制端为CTRL,RO端为数据接收端,DI端为数据发送端,RO端和DI端直接连接至微控制器的数据收发端口。平常空闲无数据传输时,DI端和RO端都是高电平,DI端和第二与非门2的10脚相连,10脚也为高电平,K端有电阻R接地,为低电平,所以第一与非门1的输出端6脚为高电平,第二与非门2的9脚也为高电平,因此第二与非门2的8脚输出低电平,CTRL端也为低电平,因此通信接口芯片3处于接收状态,可以接收通信线路端上的数据。当微控制器4需要发送数据时,首先检测通信线路端处于空闲状态,RO端无数据接收。微控制器发送数据前首先会自动发送低电平,因此DI端也为低电平,第二与非门2的10脚为低电平,所以其输出端8脚为高电平,CTRL端也为高电平,因此通信接口芯片3处于发送状态,微控制器可以想通信线路端发送数据。同时由于CTRL端连接一电容,故当CTRL端为高电平时,由于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所以使K端电压由低电平升至高电平,因此第一与非门1的输出端6脚为低电平,M端也为低电平,第二与非门2的输出端8脚及CTRL端为高电平,所以确保了通信接口芯片3处于发送状态,微控制器4可以继续发送数据。当微控制器4数据发送结束后恢复至正常空闲状态,DI端和RO端都恢复成高电平。K端高电平通过电阻12开始放电,使K端由高电平逐渐变成低电平,导致第一与非门1的输出端6脚为高电平,M端也为高电平,第二与非门2的输出端8脚及CTRL端为低电平,使通信接口芯片3处于恢复至接收数据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大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大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87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