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式可插拔收发模块的壳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68718.3 | 申请日: | 200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8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杨策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至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6 | 分类号: | G02B6/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式可插拔 收发 模块 壳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改良式可插拔收发模块的壳体结构,尤指可达到更加稳固结合的功效者。
背景技术
按,一般现有的可插拔收发模块壳体(如图8所示),其至少具有一座体40、二导光体41、一固定块42、二夹板43、一盖体44、一底板45、一背板46及一套环47;当于组装时,将二导光体41固接于座体40的一端面,使二导光体41呈上、下层叠状,且以固定块42穿设于二导光体41的一端,并将二夹板43的一端分别插设于座体40上,之后将盖体44略为包覆于座体40、二导光体41、一固定块42及二夹板43外部,最后再依序设置底板45、背板46及套环47,借以组装成一可插拔收发模块。
但是由于座体40、各导光体41与盖体44结合时,尚须搭配固定块42、二夹板43、底板45、背板46及套环47,如此,不但导致盖体44设置时的困难,进而提高安装时的难度,况且由组装之后该盖体44与各导光体41之间并无任何加以固定的结构,而使各导光体41易因外力造成摇摆而产生歪斜,故,使得各导光体41的设置并不稳固。
因此,如何创作出一种改良式可插拔收发模块的壳体结构,以使其可达到更加稳固结合的功效,将是本实用新型所欲积极描述之处。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已知改良式可插拔收发模块的壳体结构的缺憾,发明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其从事该项产业多年的累积经验,进而研发出一种改良式可插拔收发模块的壳体结构,以期可达到更加稳固结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改良式可插拔收发模块的壳体结构,其借着插座本体、各导光单元与壳体相互结合固定后,致使壳体再利用其上的各迫紧弹片抵靠于各导光单元的一侧进行再次固定,进而达到更加稳固结合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可插拔收发模块的壳体结构包含:一插座本体;至少二分别结合于插座本体上的导光单元;以及一包覆于插座本体及各导光单元外部的壳体,其两侧分别向内凸设有抵靠于导光单元一侧的迫紧弹片。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式可插拔收发模块的壳体结构,可使插座本体、各导光单元与壳体相互结合固定后,再利用壳体上的各迫紧弹片抵靠于各导光单元的一侧进行再次固定,而达到更加稳固结合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A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的B-B剖面图。
图8为现有的分解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部分)
插座本体1
嵌槽11
凸出体111
导光单元2
卡接部21
固定托架22
壳体3、3a
迫紧弹片31、31a、34a、35a
盖体32、后盖32a
(现有技术部分)
座体40
导光体41
固定块42
夹板43
盖体44
底板45
背板46
套环47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通过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图、本实用新型图2的A-A剖面图及本实用新型图3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式可插拔收发模块的壳体结构至少包含一插座本体1、二导光单元2以及一壳体3所构成。
上述所提的插座本体1两侧分别具有一嵌槽11,而各嵌槽的内壁面上设有多数凸出体111。
各导光单元2分别结合于插座本体1的两侧,且各导光单元2的一端具有与嵌槽11对接的卡接部21,而各嵌槽11内壁面的凸出体111抵顶于卡接部21的侧面。
该壳体3包覆于插座本体1及各导光单元2外部,其两侧分别向内凸设有二抵靠于导光单元2一侧的迫紧弹片31(于本实施例中以两个迫紧弹片31为实施例,但于实际运用时,可依所需设置单个或两个以上的迫紧弹片31),且壳体3的后端面结合有一盖体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至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至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87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息瞄准器光学系统
- 下一篇:LED正向电压降和结温曲线的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