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104总线模块接口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8662.1 | 申请日: | 2009-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5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董笑辰;吴涛;王延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16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104 总线 模块 接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接口板,尤其涉及一种PC104总线模块接口板。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PC104接口的控制和通信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PC104是一种工业计算机总线标准,它是一种专门为嵌入式控制而定义的工业控制总线,其信号定义和PC/AT基本一致,但电气和机械规范却完全不同,是一种优化的、小型、堆栈式结构的嵌入式控制系统。
PC104与普通PC总线控制系统的主要不同是:
1、小尺寸结构:标准模块的机械尺寸是3.6X3.8英寸,即96×90mm。
2、堆栈式连接:去掉总线背板和插板滑道,总线以“针”和“孔”形式层叠连接,即PC104总线模块之间总线的连接是通过上层的针和下层的孔相互咬和相连,这种层叠封装有极好的抗震性。
3、轻松总线驱动:减少元件数量和电源消耗,4mA总线驱动即可使模块正常工作,每个模块1-2瓦能耗。
由于PC104接口板卡应用较为方便,已经在应用在各种场合,但在某些场合现有的PC104接口板卡又显出了其些许弊端。现有PC104接口的板卡大多专门针对某一总线或某一功能而设计,采用标准尺寸(3.6X3.8英寸),结构较为单一,造成在使用时需将PC104接口的板卡固定在一接口底座上,PC104接口的板卡的多个针脚需接入DC+5V电源,这就需要一个专门的DC+5V电源电路板,将外部电源电压转换成DC+5V电压,并将转换后的电压送入PC104接口的电源针脚。而现有的PC104接口的板卡基本是集成在机箱或模块内,一般还需分别提供带有标准接口的底座和供给合适工作电压的电源板,这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和技术难度也为应用带来了不便,并且连接电路占用承载机箱的空间,在一些对机箱大小要求严格的场合更显出了其不可避免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C104总线模块接口板,实现了接口底座和电源模块的板内集成,解决了现有PC104模板的使用不方便,需要特别设计电路,且浪费机箱内的空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PC104总线模块接口板,包括:
一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接口底座和电源模块;所述接口底座用于为PC104总线模块提供对应接口的插接接口,所述PC104总线模块通过所述插接接口与所述接口底座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PC104总线模块提供输入电源;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管脚与所述插接接口中的电源输入管脚电连接。
如上所述PC104总线模块接口板,所述接口底座为多个。
如上所述PC104总线模块接口板,所述底板为标准6U底板。
如上所述PC104总线模块接口板,还包括用于与48针插头电连接的电源输出外接端口,所述电源输出外接端口与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管脚电连接。
如上所述PC104总线模块接口板,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串接有前置电路,所述前置电路至少包括用于输入正向电压并阻止反相电压的二极管,用于抑制电源共模干扰的电感元件,以及用于滤波和储能的电容。
如上所述PC104总线模块接口板,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管脚前串接有后置电路,所述后置电路至少包括用于滤波的电感,以及用于储能的电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PC104总线模块接口板,通过将电源模块和接口底座集成在一底板上,改变了现有技术中,PC104模板的使用不方便,需要特别设计电路,且浪费装载机箱内的空间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104总线模块接口板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PC104总线模块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104总线模块接口板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4为电源模块4的电路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未经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86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光纤干涉仪区域防入侵系统降低出入口虚警率的系统
- 下一篇:腕控鼠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