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豆双条播种开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68639.2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1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悦乾;赵艳忠;赵淑红;杨悦兴;王奕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5/06 | 分类号: | A01C5/06;A01C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播种 开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大豆双条播种开沟总成。
背景技术
芯铧式开沟器是我国东北地区旱田播种作业中使用普遍的一种开沟器,由于其结构简单、开出种沟沟底较平整、成本低廉等优点,一直沿用至今。但是,芯铧式开沟器的两块侧板整体呈立向平行配置,开沟器横截面呈矩形结构,作业时不仅阻力较大,而且动土量多,不利于土壤水份的保存,尤其在十年九春旱的东北地区使用受到限制。近些年来,大豆垄上双条播种的农艺方法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满足两条大豆播种作业要求,均采用两根输送管将排肥器与芯铧式开沟器连通,结构复杂化,配置安装不便,且两行播种作业精度不易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设计提供一种大豆双条播种开沟器,达到简化结构、减少作业阻力、有利于土壤保墒、提高双条播种作业质量的目的。
本发明创造的基本设计是,在输种管下端部上呈正梯形状相对倾斜的配装左侧板和右侧板,锐角开沟器配置安装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侧端部上,在输种管腔内上下方向固装隔板,将输种管内腔分隔成前输种腔和后输种腔,其前输种腔和后输种腔分别与左侧板和右侧板内侧连通配合,或者前输种腔和后输种腔分别与右侧板和左侧板内侧连通配合。
本发明创造采用横截面呈正梯形配置的两侧板与锐角开沟器组合结构,并分别与输种管前、后输种腔相连通的总体配置,方便的实现了大豆种沟开沟及双条播种作业要求,具有作业阻力小、开沟动土量少、有利于土壤保墒、双条播种作业精度高、结构简单紧凑、使用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大豆双条播种开沟器总体配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向视图;
图3是图1的侧向视图。
图中件号说明:
1、隔板、2、输种管、3、前输种腔、4、后输种腔、5、左侧板、6、锐角开沟器、7、右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大豆双条播种开沟器,在输种管2下端部上呈正梯形状相对倾斜的配装左侧板5和右侧板7,锐角开沟器6配置安装在左侧板5和右侧板7的前侧端部上,在输种管2腔内上下方向固装隔板1,将输种管2内腔分隔成前输种腔3和后输种腔4,其前输种腔3和后输种腔4分别与左侧板5和右侧板7内侧连通配合,或者前输种腔3和后输种腔4分别与右侧板7和左侧板5内侧连通配合。
作业时,锐角开沟器6入土先将土壤推向两侧分开,在左、右侧板5、7隔挡下防止推开的土壤回落至种沟内,从排肥器排出的大豆种分别经输种管2的前、后输种腔3、4进入到与其连通的左侧板5或右侧板7内侧腔内,落入种沟的左侧或右侧种沟内,完成播种作业。正梯形配置的左、右侧板5、7减小了锐角开沟器6前面的迎土面积,大幅度减小了开沟作业阻力。输种管2内的隔板1将输种管2内腔分隔成前输种腔3和后输种腔4,并分别与左侧板5或右侧板7一侧连通,保证了大豆双条播种的精准度,提高了作业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86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