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热烹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68348.3 | 申请日: | 200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4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冈村嘉夫;古田和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陈海红;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烹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改善了对食品进行加热烹调的加热室的组装构成的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作为对收置于加热室内的食品进行加热烹调的加热单元适当采用通过热风进行的烘烤加热、通过加热器进行的辐射加热、通过磁控管进行的高频加热等的加热烹调器在一般家庭中广泛普及。
可是,在单独采用或者同时采用了上述任一加热单元的加热烹调器中,其加热室的构成都形成为,以呈平坦面状的金属板包围除了具有正面的开口部的前壁部之外的周壁部的矩形箱状。
因为如此的加热室无法将其周壁面整体形成为一体,所以例如除了前壁部之外,要准备用于形成加热室的顶壁部、侧壁部、底壁部、后壁部等周壁部件,使这些相邻的壁部彼此相接合而形成矩形箱状的加热室,且作为其接合方法通常采用弯曲加工、铆接、焊接等的方法而组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如此一来,当形成矩形箱状的加热室时,在形成加热室的周壁部呈平坦面状的情况下、且在使其相邻的壁部彼此例如顶壁部与位于左右的侧壁部相接合的情况下,能够无任何问题地适当地采用上述接合方法。
例如,若基于表示作为一般性的现有例而示于图9的加热室1的概要性构成的纵剖正视图进行说明,则附图相当于加热室1的概要性组装构成,表示顶壁部2、侧壁部3(3a表示左侧壁部、3b表示右侧壁部)及底壁部4都采用了呈平坦面状的各周壁部的加热室1的构成。
当形成加热室1时,对于形成于侧壁部3的上下端部的凸缘部5、6, 在使顶壁部2及底壁部4的各侧端部相重叠的状态下,例如以对该重叠部分进行加压的铆接方法而接合,并通过未图示的后壁部的组装而形成正面开口了的矩形箱状的加热室1。
还有,在加热室1的外部周围设置以附图中双点划线表示的壳体7,该壳体7呈同样的矩形箱状,并与加热室1隔开预定的热绝缘距离而形成加热烹调器的外轮廓。
可是,加热室1的周壁部并非全部为平坦面,也存在一部分为非平坦面的形状的情况,例如,图10为作为其一例的、表示其他现有例的与图9相当的图。
在利用通过热风的加热单元进行烹调的情况下,使加热室的顶壁部的基本整体突出为圆弧状,对使热风朝向圆弧状的内壁面以各种角度接触之后的热风产生扭转作用,得到室内均匀的热风而消除被加热物的加热不匀。
以下,若在图10中在与图9相同部分附加同一符号而进行说明,则加热室10在具有从成为非平坦面状的正面看剖面为圆弧状的顶壁部11之点不同,其他为与图9实质上相同的构成。
即,顶壁部11作为整体形状呈具有突出于上方的圆弧部11a的所谓“半圆锥体型”的圆弧状,吹出于室内而朝向顶壁部11侧的热风与圆弧部11a的内壁面接触而变换方向进行流通,原理上如以附图中箭头A而示地沿圆弧面变换方向而流动。
而且,热风在变换方向后伴随着流向前方而产生扭转作用,该流动消除热风流的死角、消除被加热物的加热不匀而得到室内均匀的热风,可以进行高效的加热烹调。
此外,在以先前的图9表示的构成一般性加热室1的平坦面状的顶壁部2,接触于顶壁部2的平坦面而变换了方向之后的热风中,原理上以附图中箭头a表示的直线性流动成为主体,在如此的热风流中产生死角部分,也就是说存在容易产生热风不匀的问题,但是通过设置上述圆弧状的顶壁部11可以对由热风引起的加热不匀进行抑制。
但是,该情况下,因为壳体12高度尺寸相应于顶壁部11突出于上方 的量(附图中以符号h1表示)变大、浪费的空间变大,所以无法得到想要小型化的加热烹调器。
因此,为了应对上述大型化的不良状况,通过使侧壁部3的高度仅变小顶壁部11突出为圆弧状的量(h1),可以应对该不良状况。
【专利文献1】特开2000-2272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5-272760号公报
可是,在如此的应对方法中侧壁部3自然变小,并且,结构与示于图9的一般性构成的加热室1的侧壁部3变得不通用,不仅部件的通用性差而无法有效率地制作,而且也产生室内容积变小等的不良状况。
而且,在顶壁部11的圆弧部11a的弯曲形成基部B周边容易产生因成型后的变形引起的翘曲、因回弹引起的变形等,相对于侧壁部3的凸缘部5容易在接合部分的内周侧(弯曲形成基部B侧)部分产生间隙。
在该情况下产生食品渣滓进入、或者在作为加热室10为必须在组装后实施涂装的材料制(例如,为镀锌钢板制)的情况下产生涂料积聚而使室内的涂装加工的外观质量下降等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683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